寒冬既过,春耕来临。入春以来,上海铁路局紧跟春的脚步,加大运力倾斜,开足马力,及时抢运安徽、江苏、浙江和南昌、广州、沈阳等地农用物资,确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1月至3月25日,该局运送化肥、农膜、柴油和粮种等支农物资22176车、逾138.5万吨,为服务“三农”和化工企业提供了运力支持。

凡事离不开一个“心”字,只要有心就能做好,有成效。像上海局上海铁路局心系“三农”,本着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主动加强与相关车务站段和路局调度等部门的“无缝”对接,精心组织涉“农”物资运输,抢开春耕“支农快车”,建立“热线”联系电话,及时掌握化工企业客户群潜在的运输需求。服务做到 “五优先”---优先计划、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放行,一路“绿灯”,减少中间作业环节,有效地保证了化肥、农药等支农物资快装快卸,确保春耕生产不受影响。同时上海铁路局做出了“简化受理、随到随办、规范收费、热情服务”的承诺,积极推行“首问责任制”,简化运输手续,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和“门到门”服务;在各地货运营业网点公布运费标准和路风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维护农民和客户的利益,这如此有心的举动怎能不赢得客户的称赞。

有“心”还不够,还要“勤”,一句“行千里路,登百家门”道出了其中的真谛。营销人员主动跑市场,宣传铁路运输优势和服务举措,服务产业集群,携手共谋发展。他们加强与化工企业“大客户”和供销部门的沟通,准确掌握货源去向、流向、流量和客户运需求,登门“躬请”货源,大大疏通了化肥运输“关节点”。

当然还要有“智”,肯动脑,智慧的力量不言而喻。为做好运输产品防潮工作,减少农用物资的损耗,上海铁路局在棚车不足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加强运输组织,腾挪仓库,设立专用货位,提前备好人力、车辆、篷布,采取以棚车为主、敞车为辅的办法,做好化肥装车,并备好篷布,利用敞车苫盖篷布力争多装快运,最大限度地满足支农运输需要,防止货物运输积压和日晒雨淋,维护了货主的利益。像淮南货运中心望峰岗站精打细算,主动帮助货主设计班列、吨袋运输等物流方案,加速车辆周转,节省运输费用支出。这怎能不让客户暖在心底,记在心中。

正是如此用心良苦,上海局留住了运输的大客户,货运装车捷报连连。而我想这对其他局也必将是一个范例,带来有益的工作的启示。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如果“不行”,那只会在原点踏步,不会有丝毫的前进与进步。(牛婷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