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摘自:人民日报)
春运过去差不多一个月时间了,铁路部门践行“三个出行”的工作目标为广大旅客铺就一条平坦的出行之路,40天的时间内,安全运输旅客2.7亿人次。这样的一种做法,其实就是在积极努力践行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行动真情演绎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理念,实现自身的最低要求和准则。
“三个出行”的内容是安全出行、方便出行和温馨出行,从铁路部门的提法上看,把运输安全放在了首位,放在了绝对重要的位置。其次是方便,创造条件,让旅客出行减少麻烦,避免繁琐。最后,还在如何打造温馨上做文章,布置环境,亲切问候。等等,等等,让广大旅客着实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纷纷为铁路点赞。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把这件事坚持下去。笔者认为铁路的“三个出行”也是如此,要坚持下去,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去丰富和充实,让“三个出行”成为一个品牌,成为一种必然,对铁路自身良好发展、赢得市场和旅客好口碑大有益处。
要在安全出行上下功夫。铁路的运输安全是一个变量,永远都是新的,要保持持续的安全,需要铁路部门主动上手,机车、车辆等设备的硬件上改善,管理、调度方面的技术上要创新提升,安全保障措施要进一步健全,员工个人素质和应急能力要不断提高。广大旅客作为重要的一方,更要做好配合,按铁路运输安全要求出行,不发出恐慌言论,不携带危险物品,不发生危险动作,从而共同营造安全的运输环境。
要在方便出行上做文章。方便出行的措施、举动上要更加具有针对性,铁路部门在购票、进站、上车、旅途,乃至下车、出站等多个环节上已经拿出了不少的好点子、好办法,希望能够坚持下去。同时,要考虑到方便出行更多是满足特殊旅客的需求,对残疾、老弱病残,妇孺,要多开辟绿色通道或者重点服务。听闻,部门列车能够给手机充电,并且还将有无线WIFi,这样的举措还是越多越好。
温馨出行要与时俱进。温馨是一种感觉,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春运期间,铁路部门亲情问候、车厢内的各类布置,工作人员的亲切笑容,上车落座的迎客茶,等等,都给旅客送上了温馨感觉。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不同的人对于温馨乘车,也会有不同的需求。铁路部门要积极调研,在提升旅客乘车的幸福温馨感上,想想注意,迎合社会发展,迎合大众对新颖、舒适的要求,不断变化,完善自身,让旅客的温馨感不断提升。
作为一个企业,生存、发展是最终出彩的根本和前提,铁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负责人企业对市场和大众的诚恳态度,铁路的“三个出行”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