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手机报上看到一则消息,春运期间每张火车票需要访问12306网站近千次才能够预定成功,而这经过过五关斩六将才得来的火车票,却有43%无人支付而流回回票池。一边是“一票难求”的指责声一浪高过一浪,一边是近半数的车票无人支付,这到底为了哪样?
这则消息已经发布,立即在网络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许多网友纷纷吐槽,戏称春运期间在12306网站买的不是火车票,而是一张彩票,技术要点在于“秒杀”。诚然,根据数据显示,每张火车票约需要访问956次才能成功“抢”到,照此频率来看,说是“秒杀”却一点都不为过,如此辛辛苦苦得来的车票为何又没人支付?
让我们回想一下去年的这个时候,同样的春运,许多的热门车站,比如武汉、成都、上海、广州等,临近春节的时候,每天退票的张数超过万张,上海站最高峰的时候退票居然超过了4万张,甚至退票窗口的人数超过了购票窗口。究其原因,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在订票时为了保证能够买到票,采取了多头预定的办法,预定多趟列车的车票,当抢购到了自己满意的车票时,那些不太理想的车票便不再支付,或是退票,这就造成了一部分车票被本来已经确定的“主人们”放弃,这是其一。
其二,今年春运还未开始,就有央视媒体报道,一些早已绝迹的“黄牛党”们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借助高级抢票软件和身份证号码生成器,在12306网站上大量抢刷热门车票,并利用售票系统45分钟的支付时间差来寻找买家,以此赚取差额利润,没有买主的车票当支付时间结束时便成了无主订单,重新返回售票系统。
两种情况来说,一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出行需求,大量占用公共资源,从而造成了公共资源浪费,让许多需要车票的人不能及时的买到车票,这也许是一种无奈之举。二是那些唯利是图的“黄牛党”,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置法律和道德不顾,大量抢占公共资源为自己谋利,这无疑是一种让人痛恨的行为,但同时,大量的买方市场为“黄牛党”的生存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使得这些“黄牛们”置法律不顾铤而走险。
如此的订票、退票,让一部分人买到了心仪的车票,更让一部分人获得了丰厚的非法利润,而铁路部门却在这其中承受了本不应承受的压力和指责,虽然无奈,但铁路部门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职责,调整退票费额度,联网身份认证系统,力求从技术和利益上让这种现象不再持续发展。
但从根本上来说,首先,我们每一个旅客要理性的选择出行方式,理性的购买车票,这样才能减少公共资源人为的占用和浪费,同时,也要抵制“黄牛党”们倒卖车票的行为,让他们没有利润可言,这样的话,来到我们面前的必将是一个公平、干净的购票环境。但是,铁路部门也要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进一步优化售票系统,如规定同一身份证号码在同一始发站只能预订一张火车票,并与国家身份认真权威机构和公安部门加强协作,强化对身份认证工作的落实,严厉打击倒卖车票的行为,从根本上完善和优化我们的出行条件和环境,如此这般,才是上上之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