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铁路推出票价打折的利好消息又被跟风者质疑其公益性。
中国铁路在大部制改革后,政企分家获得一片大好呼声,民众希望其能甩掉“铁老大”、“计划经济的堡垒”的帽子,剔除自身的弊病,在为民众提供更好的运输服务的同时,民众又多了一份担心。
铁路会不会凭借改革的顺风行涨价之实,更多人对铁路推出的新举措产生质疑。其实客观看待,铁路铁路在日常经营中会与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公益运输存在诸多的交叉,铁路是不可能放弃其社会责任,民众这种担心也是多虑的。
铁路票价打折的举措推出后,被不少网友主观定性为突出竞争,赚取收入。铁路票价本身定价就较同里程的航空、公路低上许多,自1995年定价至今,铁路票价连续17年未涨价。而航空在打折后,算上附加的机场建设费、燃油费等其费用也绝不是普通民众所能承受的,这更突出了铁路票价的公益性。
作为国民运输经济的大动脉,铁路承担了很大的公益性。诸如学生票、伤残军人票以农物资运输。在需求大于供应的春运旺季,铁路还在违背着市场规律提供学生票。这些亏损我们或许看不到,但却是客观存在的。
铁路在货改后,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规律,贴近市场需求地提出淡季打折这一好消息,充分彰显了铁路改革后的创新面貌。换成其他企业,适当调价,行使其企业权利,民众是不会去质疑的,但偏偏对铁路的新举措不理解。所以,我们应该用肯定的目光来看待铁路的改革,铁路的公益性没有变,我们更应该去支持铁路的改革。我们期待铁路能推出更多贴近市场,贴近民意的好消息、好举措的同时,民众也应对铁路投上一份理解的目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