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铁总)发布2013年三季度审计报告,今年前三季度铁总税后亏损17.31亿元;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铁路总公司总资产4.84万亿元,负债3.06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上升到63%。(12月24日 凤凰网)
铁路总公司经历一年的改革,已经由政企不分转向企业,过去的一些存在问题也在不断改革当中。但我们从中发现,铁路总公司的负债率依然在一个高位,对于这样的一个高位,笔者以为是由于建设线路的成本未完全收回,铁路企业成本不断升高所导致的。特别是进入高铁时代以来铁总所承担的成本在不断加重,例如:沪宁高铁建成,总投资超500亿,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等十家银行组成的银团贷款获得融资200亿。按贷款年利率6%计算,每年利息为12亿,也就是每天需支付利息328万元。可以想见铁路每年所运营的利润有一大部分支付给银行,等于铁路部门在给银行打工。那么,如此巨额的负债该有谁来买单呢?
是否该由国家完全买单?国家将买单铁路负债,这个伪命题在铁总成立担负铁道部负债之后就应运而生。虽然细细想来这万亿的负债很多都是为国家建设,但若让国家承担一方面与民生不符,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相悖。如果铁路企业负担需要完全由国家来负担,那么与以前又有何区别,也体现不出铁总设立企业的本意。因此,由国家完全买单是一个伪命题。不过,笔者以为,作为国家企业国家可以适当的给予铁总在债务上的优惠,让这个新企业能够有一个缓冲的机会。
是否该由百姓完全买单?铁路是为民生建设,可是负债与百姓有关吗?当然没有丝毫的关系,虽然铁路长年累月的进行公益性车票,但这一切都是基于政府行为,并不是百姓造成的,若是让全国十三万万人来承担未免太过夸张。民众本来就是国家的根本,企业的根本,没有民众中国铁路的发展也就完全没有必要,因此百姓就是中国铁路发展的源泉。特别是铁总成立以来,旅客就是铁路的上帝,哪有让上帝付了钱还要垫钱的道理。所以铁路的负债与民众也是毫无瓜葛,但笔者以为我们应当对一个企业为解救自身而进行的适当调价理性看待,毕竟十几年以来铁路未涨票价已经是对民生的最大贡献,我们应当公正、客观的看待铁路的政策调整与政策的变化,正确的看待一件事情。
是否该由企业完全买单?铁路负债由企业来承担的确是最顺理成章的,可是铁路建设成本实际上是很难捞回来的,现在铁路上唯一收回成本的是香港铁路,可以说铁路成本速度越高、复线和电气化都会增加成本,如果经过山地和河流,需要修隧道和桥梁的话也会增加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政府部门时期建设的铁路很难收回成本,不仅如此公益性车票由企业承担而非补贴也会让企业的利润雪上加霜。铁总是一家成立之初资金微薄,负债很高的公司,在国企当中属于创业艰难,这样一家企业还需要担负起过去时期所担负的负债也确实不易,因此笔者以为完全由铁路企业买单也不太合适。
以笔者观点看来:铁路企业要摆脱负债需要多方协作,毕竟这负债不是一天形成的,需要一点点慢慢还,这当中少不了政府的各项补贴和优惠措施,更离不开百姓的理解与支持,更需要企业不断完善自己,坚持做服务为民型企业,这样三万亿负债才能够逐步化解,企业也可以逐步走向正轨。所以该买单的不完全是政府,不完全是百姓,更不完全是企业,而是由我们全社会来帮助铁总共同渡过难关,让中国铁路总公司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惠民政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