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从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发展中国高铁的决策以来,整整十个年头,中国铁路人励精图治,顽强拼搏,以不服输的精神追逐着中国的高铁梦。十年来,中国铁路人在引进外国高铁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了一整套自主创新的高铁技术,形成了独立的自主品牌。十年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使高铁技术日臻完善,350公里的运营速度,已引领世界风骚,突破一万公里的高铁里程,占世界高铁里程的一半,每天有一千多列高铁行驶在一万余公里的高铁线路上,已稳坐世界头把交椅。

经过十年奋力拼搏的中国高铁,取得的成绩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首屈一指的,是中国装备出口的领头雁,它的成就已成为世界重新认识中国,重新给中国定义的一张名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高铁外交”是当今中国各大媒体的一个热词,截止到目前,中国已经与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出口高铁技术和装备合同,并正在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着合作意向的洽谈。12月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上海交通大学演讲时,针对“英国的高铁项目面临哪些挑战”的提问,卡梅伦再次表达了对中国高铁的兴趣。他说,中国有成熟的高铁项目,英国目前正在规划建设连接伦敦与伯明翰等城市的高速铁路,并再次强调很乐意看到有中国企业前往投资。是的,中国政府对高铁建设十分重视,特别是新一届政府对我国高铁建设更加重视,并利用各种机会向世界介绍和推销中国的高铁技术,李克强总理已经被新闻媒体评为“最佳高铁推销员”,这一点不假,李克强总理不论去那个国家出访或参加国际性的会议,就将中国高铁的展销会开到那里,那个国家的领导人来中国访问,也都要介绍中国高铁的优势,各国领导人大都会乘坐高铁领略体验中国高铁的风采。中国高铁走出国门、高铁换大米、高铁换石油、高铁换罗马尼亚的牛肉及活牛等待,中国高铁已具有了另一种含义,是中国外交的使者,是中国外交的一张名片。

世界是一个大的市场,要想在这个市场里站稳脚跟,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有实实在在拿得出手的东西来参与竞争,要想赢得市场,就需要独一无二的先进技术,信得过的质量,还有你的成本能够让高铁技术的输入国接受。就拿高铁市场来说,世界上有的国家的高铁已运行了几十年,而我国从建设到运行才十个年头,但我国的高铁技术经过上万公里运营里程的检验,从安全方面、气候适应方面,运行速度的控制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别的国家是无可比拟的。我国地域辽阔,就拿京广高铁来说,2300公里长的线路,沿途的温差比较大,有时超过10°C以上,但高铁列车运行平稳,没有受到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另外在价格优势方面,一份全球高铁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0.33亿美元,这样的高铁建设价格,成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优势。

中国高铁发展的十年,是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十年,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高铁技术体系。中国高铁发展的十年,世界也在以怀疑和欣赏眼光一直观望着,但中国成功了,在中国的大地上,每天有一千多列高铁列车在奔驰着,中国人民正在享受着高铁带来的安全、快捷及生活品质的提高。随着高铁技术的出口,世界人民也将享受到中国高铁技术的成果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同时也会给中国的装备制造技术一个重新的定义,也会通过高铁,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