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底12月初以来,距离2014年的春运也愈来愈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铁路部门接连爆出利好消息,相继出台了多项新举措,以一场“措施风暴”服务于即将拉开帷幕的2014春运大戏。
连日来,铁路部门推出的各项新举措频频见诸报端,如降低农民工团体购票门槛、临客车票预售期提前、12306网站开通支付宝服务、手机客户端上线试运行等等,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势头为旅客群众搭好台、服好务。
至此,人工购票、网络订票、电话订票、网络购票等形式呼之欲出,人们出行购票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也越来越适应不同层次的群体,更加迎合了大众的口味,正可谓“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
在大家一片叫好的同时,还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对这种新出台的措施抱有质疑思想,指责存在的不足,面对旅客群众“善意的拍砖”,铁路部门应该虚心接受,逐步改进。
众所周知,一项措施的出台实施总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笔者以为,我们还应对铁路工作报以包容、理解和支持,因为从3月份改革至今,铁路部门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改进。
面对每一个新事物,我们不能不明是非的进行口诛笔伐,而是静下心来思考,以积极宽容的心态迎接新事物的产生,并为新事物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平台。
毋容置疑,铁路的每一项改革、每一个举措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铁路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看似每一个细微的举措,却饱含着扎实推进铁路改革的坚定决心和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赤子之心。
笔者以为对待铁路的每一个细小改进就像对待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决不能是恶语相加和拳打脚踢,理应是细心呵护和悉心照料,使铁路改革持续有效推进,取得累累硕果,而非止步不前、“中途夭折”。
由于铁路工作的特殊性,对其要求苛刻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抱有“双重标准”,漠视、抹杀每一个便民利民的举措。诚然,在推进改革的初期,难免会存在不足、差强人意,也是但瑕不掩瑜,铁路工作正在真真切切的发生改变,呈现出新的气象,让更多的旅客享受安全、舒适、快捷的服务。
每一年的春运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笔者相信有了系列惠民便民的措施实施,有了包容、理解和支持,2014年的春运归乡之路会更加畅通、温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