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对中国经济的准确把脉和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革新的勇气和魄力。持续深化改革的中国,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振兴中国经济发展之路,转变推动GDP增长传统方式和途径的同时,也为中国铁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契机。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铁路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已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但是在企业管理上还没有彻底的摆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的模式,落后的生产管理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铁路的发展。紧迫的任务形势,倒逼着铁路部门进行改革,促使铁路部门不断地改变经营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促进铁路又好又快发展。

完善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为铁路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目前,铁路建设资金的短缺让铁路工程建设捉襟见肘,市场开放以后,铁路将会改变以往单一的政府投资体制,将进一步深入推進投融資体制改革。探索建立铁路产业投資基金,积极支持铁路企业股改上市,创新铁路债券发行方式,探索利用項目融資、融資租赁、信託等多种融资方式,在为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提供投融资平台的同时,也拓宽了铁路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

完善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赋予了铁路企业更大的自主权。铁路企业日常的生产资料全部按照市场进行配置,但是运价却一直政府定价,造成铁路运价长期偏低,制约着铁路企业的正常发展。铁路运价权自主开放后,政府作为有形的手逐步的退去,运输价格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由调节,完全由市场控制,将极大的促进铁路又好又快的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不断改善居住环境。据统计,铁路代替公路在单位能量产生排放量相当的前提下,意味着仅为汽车三分之二甚至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这是其他运输方式望尘莫及的。这一点正符合国家改善大气污染大的战略发展方向,得到了国家对铁路建设发展的高度重视,为铁路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铁路经过多年的发展,为中国经济运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进的高铁技术更成为中国外交的亮丽名片,国家领导人的热情海外“推销”,是对中国铁路的充分肯定,而下一步的改革也将为中国铁路提供无限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