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2013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期间决定撤销铁道部,实行政企分开,将其行政职责并入交通运输部,同时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企业职责,铁路发展与改革迈入了新的阶段。1949年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至今,铁道部历经多次变革。1996年铁道部首次正式提出“上下分离”的改革模式;但很快就在2002年再次提出“网运合一”模式;2003年铁道部推进铁路主辅分离改革,但是在管理体制方面无根本性的改革;2008年国务院开展大部制改革,基于国情和铁路特性仍保留了铁道部。
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铁道部负债2660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1.81%。铁路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而在市场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两点就是铁路的票价体系改革和融资方式改革。从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规划层面上看,铁路改革对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带来了重要影响。
2铁路客运票价体系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运输基本上处于完全垄断的状态,国家对铁路客运运价的管制十分严格,现行铁路旅客票价体系存在很多问题。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改革,票价制定体系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
2.1现行铁路客运票价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客运票价以硬座票价为基础,再加上加快、卧铺、空调等附加票价,以每人每公里的票价率为基础,按照规定的旅客票价里程区段,采取递远递减的办法确定,其他各种票价都在此基础上加成或减比例计算,从而形成现行的旅客票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我国铁路客运票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运价机制与运输成本、市场供求、市场结构脱节。铁路客运票价的市场化改革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2.2铁路客运票价市场化改革分析
票价机制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客流、调节市场供求、保障企业正常盈利水平、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而市场化改革是其发挥功能的必经之路。
2.2.1使铁路增加竞争意识,注重市场营销观念
铁路企业站在公司盈利的角度,努力提高铁路运输服务的性价比,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创新、产品质量,在竞争激
烈的运输市场中赢得有利地位。
2.2.2有利于建立适应市场环境的票价机制
铁路企业可依据运输价值、市场供求和市场结构建立灵活的票价体系,以应对季节变化、物价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即时调节运价,在时间、方向上合理均衡客源,最终提供给乘客满意的服务。
2.2.3有利于铁路总公司注重运输成本和收益关系
基于运输成本上来获得铁路运输企业的盈利,合理建立起不同速度、运距和服务产品的差别运价关系,通过合理的旅客票价体系,来获得铁路企业的更好盈利。
2.3铁路客运票价机制改革建议
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还未出台具体的改革方案,只有真正深入开展了市场化改革,才能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提高铁路系统的效率。
2.3.1建立多层次化的票价体系2.3.1.1实现票价与物价联动机制
建立铁路运价与社会物价的联动机制,使铁路运价与社会物价同步联动。不仅如此,铁路运价的上调幅度应与社会物价的上升幅度相适应,这样,才能保证铁路运输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行差别定价
以旅游为目的的铁路运输市场的季节性很强,会表现出不同的供求规律。为了适应供求特点,铁路可实行季节运价。区分运输的淡、旺季,在淡季适时调低原基础定价,而在旺季则适当调高原基础定价。
2.3.1.3考虑需求弹性,细分市场
铁路行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弹性,区分不同的消费群体,细分市场提供给旅客、货主更周到的运输服务。面对高端消费人群需求,应更多地考虑如何按市场经济规律合理安排更舒适的运输服务、开行不同等级的列车,制定不同票价。2.3.2开辟第三方代购渠道
在铁道部撤并后,“携程网”、“去哪儿网”宣布恢复曾被叫停的火车票在线预订业务,并搭售20元保险。如果铁路引入市场化改革,那么票价浮动机制要得到合理的发挥,就需要借助其他渠道如网站等的宣传,并给其适当的权利和优惠,那么铁路票价的浮动就能即时反映给有出行需求的乘客。同时,这些网站还能提供代购和门到门的服务,帮助分担12306网站购票高峰期的压力,方便了旅客出行,满足旅客的需求,提升企业形象。
2.3.3注重产品定位,强调市场营销
铁路想要赢得优势,必须不断调节自身定位,以整体市场营销的观念,增强在运输市场的客流占有率。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市场结构在不同运距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铁路运输必须考虑公路、航空客运价格,通过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博弈定价,才能在竞争中占据市场。在短途运输中合理降低运价,不仅可以提高短途客运对长途客运的成本补偿,还能吸引客源;在长途客流中发展高速铁路,和民航之间竞争,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现行的铁路客运票价体系很难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只有逐步改革现行的铁路客运价格体系,建立体现运输需求差异、反映运输资源的供求关系、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的铁路客运价格体系,才能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3融资体系改革分析
铁路行业建设资金长期匮乏,铁道部改革后,政企分离也标志着在今后的铁路建设中,融资体系也会发生较大的变革。如何加快推进铁路融资体制改革,克服现有体制上的弊端,加速市场化融资步伐,满足铁路建设大规模的资金需求,是目前的重要问题。p]
3.1我国铁路融资体系分析
原铁路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有铁路建设基金和国内银行贷款,前者受国家政策、国家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较大,目前的数量及未来的增长有限,后者资金成本较高,财务负担重,融资风险也比较大,限制了铁路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市场化经营,铁路运营和发展所需资金将会从更多地依赖于国家预算、银行信贷转移到更多地依赖于企业自筹、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多方筹资。
3.2铁路融资体系改革建议
3.2.1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参与铁路建设
原铁道部曾提出,为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提供投融资平台,拓宽民间资本投资参与铁路建设的渠道和途径。铁道部改革后,中国铁路总公司应更进一步鼓励和引入民间资本,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