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沈阳至大连间高铁列车最短用时从1小时30分变为2小时13分,二等座车票最低价格也由173.5元变为116.5元。“高铁降价后,我们肯定也得跟着降。一到冬季,快客沈大线路又将进入客流淡季,日子开始难熬了!”昨日,面对即将在12月1日降速降价的哈大高铁,荣昌快客负责人表示很无奈。(11月13日新华网消息)

哈大高铁的开通,对沿线公路客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沈阳大连间的公路客流量一年骤减了约21万人,减少幅度接近三分之二。究其原因,高铁的方便快捷和安全舒适或为吸引客流的主要因素。然而,高铁的发展,其目的是要完善国家的综合交通体系,而非为了打压公路客运。快客的“日子开始难熬了”,关键并非高铁的开通,而是没有找准差异化经营的方向,没有随着高铁的开通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公铁竞争的关键,是要方便旅客,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让旅客得到实惠。

今年4月,随着哈大高铁进入“夏季图”提速提价,沈阳到大连的虎跃长途客车单程票价从之前的99元提升至115元。高铁是提速后再提价,带给旅客的是实实在在的便利,而公路客车却是因为看到高铁涨价了,自身不作改变,就随意提价,想着多赚一点是一点,如此的经营思路,旅客的流失便在所难免。

如今高铁降速降价,快客也跟着降,但旅客未必会买账,因为如果仅仅是把原来涨价部分降回去,那只能算是恢复原价,并未真正降价。公路客运的关键是要和高铁形成互补,要真正给旅客带来方便。

公路客运要从线路上求变。高铁的线路是固定的,但公路却是灵活多变的。快客可选择避开和高铁线路完全重叠的点对点的旅客运输,优化线路,增加旅客乘降站点,这样完全可能带来一些原本那种点对点运营所没有的客流。

公路客运要从时间上求变。高铁的开行密度虽较大,但中间的站点毕竟不是每站都停,快客应该从发车时间上和高铁错开,终到站或中间站和高铁错开,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出行需求,给公众还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为自己带为新的客流。

公路客运要从服务上求变。高铁的夏季运行图涨价,是以提速为基础的,而快客的涨价却是以高铁的涨价为基础,而非服务的提升为基础,这是借机牟利,怎么能赢得客流呢?快客应从丰富车辆档次,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面不断提高,和高铁形成“服务联动”,而不是一味的“价格联动”。

公铁竞争,只有双方在竞争中共同发展才能给旅客带来真正的便利和实惠。高铁有公路所不具备的速度优势,公路也有自己所特有的灵活性,竞争不是要两败俱伤,而是要找准差异化经营的方向。高铁的发展从一定的程度上在带动公路客运的转型,从以前对旅客简单的位移服务,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期待公铁竞争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