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一直以来都被国人冠以“中国产业领域最后一个计划经济的堡垒”的称号,长期以来,由于原有的铁道部身兼行政管理与企业只能于一身而饱受社会诟病。2013年 3月17日,北京复兴路10号门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的牌子被撤下,换上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新牌,存世60多年的铁道部与过去铺就的历史长轨告别,铁路系统正式驶入新的发展轨道。
曾几时许,铁道部政企分离的呼声越来越高,社会舆论包括普通民众都希望铁路企业能够真正像一个企业一样,从企业的发展出发,改革自身存在的不足,让广大的旅客能够享受到更加舒适、贴心、便捷的服务,因此,撤销铁道部,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一时间赢得了社会的一片叫好之声。
但与此同时,在一片叫好的背后,又有更多的人提出,完全企业化改制后的中国铁路,是否会借助改革的名义行涨价之实,纷纷对新成立的中国铁总在随后推出的一项项改革提出质疑。其实,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原有的铁道部属于国家行政管理与企业经营为一体的形式,铁路在日常经营中会与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公益运输存在诸多的交叉,况且铁路运输对于中国国情来说,属于关乎民生的重点,因此其在经营、定价等方面受到国家严格的管控,而新成立的中国铁路在进行改制后,也并没有放弃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其运价调整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并经同意后才能正式实施,而从铁总成立的这半年来看,铁路部门并没有行使这种权利,已经沿用了十多年未曾增长过的铁路票价依旧在使用,而铁路部门还将货运经营中的一些收费项目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取消了一部分的收费,除此之外还为货主提供了更多的服务项目,从这点来看,做为一个企业,铁总真的可以称的上是“NO.1”。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做为一个企业,如何进行市场定价,如何调整期产品的价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何况是十几年来一直低价位运行的铁路运价,其调整运价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都是无可厚非的,所以说,我们不能光想享受企业化改革的成果,而不让铁总行使企业的权利,那样的话,铁路的经营如何保证,其服务以及运输产品的质量如何保证。
所以说,我们应该用肯定的目光来看待铁路的改革,从一个真正的企业的角度去支持铁路改革,从这半年来的情况来看,铁路的公益性没有变,其属于“人民”的属性没有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支持铁路的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看到一个更加健康、快速发展的铁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