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在当今这个竞争性市场中,已不是稀见的活动,总能引起大众的追捧,积极消费。可“高铁打折”在吸引眼球关注中,非议比例却很大。铁路部门刚公布将在11月1日至12月31日部分高铁实行特惠票价,在一片叫好声中,部分网友质疑、棒杀的分贝也很高。
理应受欢迎的打折行为,为何屡遭声批?网友认为:高铁打折范围只局限在商务、特等、一等坐席上,走的是高端路线,没有惠及到普通民众。咋一看,此种观点也在情理之中。所以,社会又涨起“高铁打折,你的步子敢不敢再大点”的呼声。
从客观上讲,消费者是关乎市场企业生存的直接对象,有追求平等享受的权利,对铁路打折的要求合乎情理。同时,铁路作为市场提供服务的主体平台,将上座率低的高端座位打折销售以招来更多客源,也完全符合市场运行规律,无可厚非。两者都没错,却产生了分歧,在双方对立的表象中寻找供求关系双赢的平衡点才是至关重要。
从网友观点中不难看出,在要求高铁打折步子大迈的最终意愿是希望铁路尽快实现常态化、全面化的折扣,快速从中得到实惠。而对于铁路来说,社会的声音是提升服务质量的极好选择,但不能一味全停,全盘接受,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所以,铁路打折的步子能大却不能快。
铁路票价自1995年以来,一直没有上涨变动,在市场化运作和角逐下,一成不变的票价显然已不符合市场规律。但“一步到位”地满足社会众口,对于处于改革初期,还在探索票价营销策略,以便更好的服务社会百姓的铁路老说未免有点操刀过急,这也是不符合改革发展规律的。改革,是一个边走边总结、边走变改进、边走边适应的循序渐进过程。经过这几次的票价“试水”之后,有利于铁路了解群众意愿、发现相互之间的矛盾,也是为下一步扩大折扣范围,制定更加合理、更难满足消费者的车票定价常态机制。
诚然,高铁打折确实存在局限性,但还是看到了铁路俯身市场、真诚服务的坚定态度。所以,作为普通旅客的我们,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和信心,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加快步伐。期待铁路的在改革道路上稳步迈进,推出更多更实惠的利民便民举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