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所以故亦称“团圆节”。过节回家,遵从远古遗传下来的时钟及约定。返乡的人群,他们打包小包,满载着快乐、幸福踏上回家的旅途。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是寄托了家人无限牵挂的车票。
火车,是大家首选交通工具,它的票价相对低廉,运输量大,每逢节日期间,铁路也就成了关注的热点。在售票厅里,没有了昔日的购票长龙,不见了队首看不见队尾,队尾看不见窗口的震撼场景。一眼放望,在既有技术条件下,信息公开透明,服务品类透明,电视、广播、报纸、移动电话、电子显示屏,还有网站、微博等,都可以方便快捷的查询车票发售,客流情况等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大家购票,避免了人流过多集中在车站售票窗口造成拥堵。方便大家提前做好出行安排。这点,是深有体会的。
如今,曾经的“火车票难买”这一现象逐渐在解决,这方在大力解决难题的同时,网络上却传来了“火车票,无人取”的消息。在这“最高峰”背后,意味着无数出行的儿女不仅被堵住了回家的路上,还堵在了每个人的心上。据东方网9月17日消息:据《i时代报》报道,记者从铁路上海站获悉,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网络购票量猛增,但截至昨天,仍有近19.4万张网络预订火车票未被及时取走。铁路部门提醒,网络购票旅客应尽快到就近代售点、火车站办理换取票业务。看完全文,令人大大的吐槽。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网民失范的一种表现。粗粗一算将近20万张票就这样漂泊在网上,无人领取。想回家的人依然没有票,抢占别人资源的人窃喜选中了自己最中意的票。这种订票无人领取不仅仅是浪费了网络订票的宝贵资源。更严重的是人为造成了铁路售票窗口票源紧缺和买票难的问题,使本来就“一票难求”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这些“占票族”上网订票成功后,认为火车票什么时间取都行,就直接等到坐车当天再去火车站打印车票上车。不过,在节假日期间,各站的自助换票机、换票窗口前人员排队较多,万一设备出现故障,耽误行程得不偿失。给自己和他人出行带来许多不便。同时,由于有退票和订票无人取车票,造成旅客有时提前11天的车票都买不到。他们在只顾着自己买票,只顾着方便自己,却忘记了还在售票窗口前翘首以盼、焦急等待的不会网络购票的群众,更不会体谅别人因为买不到回家火车票而独处异乡倍思亲人的苦楚。从今年9月1日铁路推行的“梯次退票’就是在这种市场状况要求下出台的。
社会进步的足印无法不带动人心向上,当人们嗅到现代文明的音讯时,不再裹足向前了,不再左顾右盼了,不再以百里方圆为半径的行走为满足了。于是借助现代交通的便捷,抵达人心向往的地方。火车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了,回家的路程变短了,乘车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购票也变得越来越规范了。更多的动车可供选择,就像在城市中行走一样,出行的选择面将更大更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吧。铁路在进步,我们也要进步,要当文明乘客,一言一行的体现,包括从买票做起,不浪费一张票。20万张无人领取的车票,仿佛在呼唤:主人,你在哪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