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退票新政对谁有益
自2013年9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调整火车票退票和改签办法,实现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同时实行火车票梯次退票方案。(新华网8月26日报道)
“通退通签”与“梯次退票”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继货运改革后的又一次大动作,仔细研读新方案就会发现铁路部门始终遵守着以人为本的承诺,始终在积极探索更好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
这次铁路退票新方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推出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业务,即旅客退票和改签由原来的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仅能在购票地车站或票面乘车站办理,改为在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可到任意一个车站办理。第二部分是实施梯次退票方案。即:票面乘车站开车前48小时以上的,退票时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10%的退票费;开车前不足24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20%退票费。
笔者访问各大论坛发现,网友们对于退票新方案的第一部分都持支持态度。认为该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旅客的退票难,从此每一位购票的乘客,可以就近车站办理退票,不必为退票的事情再行路途奔波而浪费时间,出行在外的旅客遇到突发情况时也再也不必头疼无法退票,彻底告别退票难。铁路部门站在旅客的角度,为旅客着想,减少了旅客旅途的艰辛,节约旅客时间,同时也表明铁路部门正在改善自身让铁路发展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也更适应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网友们的争议主要集中在铁路退票新方案的第二部分。质疑声主要指向“20%退票费”,质疑退票费用重新回到“20%时代”。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几组数据:
据铁路方面统计,2013年1月1日至7月15日,全国铁路日均退票量同比增加77.6%。今年暑运前期日均退票量是日常退票量的2倍,同比增长50.4%;今年春运期间日均退票量是日常退票量的3倍,同比增长110%。铁路退票呈现出两个特征:一是退票量随客流增加而增加,越是客流高峰,退票量越大。导致想走的人买不到票,而客车上座率却始终得不到要求。二是退票时间集中在开车前24小时以内。在开车前24小时以内退票的比例为73.5%,24—48小时退票的比例为11.7%,48小时以上退票的比例为14.8%。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是旅客同时预订了不同时间和车次、席别的车票,等到临走才退掉多订的车票。这样无疑增加了这类车票发售的难度,造成了铁路运力资源的浪费。对此铁路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相应广大旅客呼声,决定实行“梯次退票”,意在引导旅客增强购票计划性,及时退票,盘活运力资源,避免运力浪费,同时,这样的退票方案能给“黄牛党”以有力打击。当然,不排除部分旅客确是临时突然有急事,但这毕竟是极少数,为了绝大多数旅客的利益,也只能让这部分旅客做出一定牺牲。
针对网友提出的“20%退票费太贵”,让我们来对比一下航空和汽车运输退票费用。
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为例,头等舱、经济舱全价票:收取票价的5%退票费;9-8折票:收取票价10%;7.5-5.5折票:收取票价的20%;5-3.5折收取票价的50%;3折及以下票:不得退票;最低退票手续费不得低于50元人民币。汽车退票:离开车时间2小时前办理退票,按票面额10%计收退票费;班车离开车时间2小时以内办理退票,按票面额20%计收退票费;班车离开车时间1小时内办理退票,按票面额50%计收退票费;班车开车1小时后不办理退票。对比可以发现,铁路部门制定的退票费用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相对比较便宜的。
通过这次铁路部门退票新方案,我们看到,铁路的改革紧贴市场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新方案的出台越来越具科学性。期待退票新方案能为解决即将到来的2014年春运运力问题提供帮助。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