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部门将实施梯次退票方案。即:票面乘车站开车前48小时以上的,退票时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10%的退票费;开车前不足24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20%退票费。(中国网8月26日讯《9月1日起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 退票费升至票价20%》)

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寄托着归家的念想,承载着团圆的期盼。但,现实的国情是人多票少,铁路运能紧张,那薄薄的一张火车票自然就成了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这就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买票问题。铁路部门也千方百计的想方设法去破解这“一票难求”的困局。

正在基于科学合理的用好火车票这一社会资源,让更多真正需要坐火车的国人能称心如意地买到票、坐上车的良苦用心,铁路总公司规定,自9月1日起,铁路部门实行新的火车票退票和改签办法。(见中国网8月26日讯《9月1日起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 退票费升至票价20%》)

新的退票办法实施梯次退票方案,即:票面乘车站开车前48小时以上的,退票时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10%的退票费;开车前不足24小时的,退票时收取票价20%退票费。

这一规定是铁路总公司根据火车票的有效使用情况和铁路运能运力利用情况,推出的充分利用运力资源、引导旅客增强购票计划性、方便更多旅客购票出行的利益国人的一项“超级大利好”。 新办法主要目的就在于引导旅客提前退票,加快车票周转,让二次购票时间更加充裕,方便其他旅客出行。

根据铁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7月15日,全国铁路日均退票量同比增加77.6%。其退票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退票量随客流增加而增加,越是客流高峰,退票量越大;二是退票时间集中在开车前24小时以内,其比例为73.5%。这样不仅增加了火车票发售的难度,也造成了铁路运力资源的浪费,严重干扰了铁路运输秩序,让真正需要火车票的人无法及时买到票。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是旅客同时预订了不同时间和车次、席别的车票,等到临走才退掉多订的车票。社会上有一句特流行的话是:走别人的路 让别人无路可走。但像预订自己本不需要的多张火车票,让真正需要火车票的人无票可买,岂不是“买别人的票,让别人无票可买”?

要知道,现在开通的每一条线路、开行的每一趟火车,国家和铁路部门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有些线路有些车是边亏损边开行,只是为了方便利益百姓出行。可以说,每一张火车票上,都凝聚着沉甸甸的成本影子。为此,社会各界和广大旅客也强烈呼吁铁路部门应调整退票办法,引导旅客增强购票计划性,避免运力浪费。

就象孕妇生子一样,任何一项办法措施出台,需要经过怀胎、孕育、生产等环节,铁路部门推出退票新政,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莽然决定的,这是铁路总公司经过对前7个月的火车票购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深入研究旅客购票规律,在经过慎重的调查研究后,梯次退票方案才得以出炉。可以说,8个月的辛勤孕育成就了梯次退票方案。这也充分体现了铁路部门“以人为本”的宗旨、科学严谨的作风和勤勉尽责的担当。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事实上,国人真的需要改变一些自私习惯了。特别是对于那些“买别人的票,让别人无票可买”者,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社会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侵占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