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总公司新闻发布:自2013年9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调整火车票退票和改签办法,实现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同时实行火车票梯次退票方案。(8月26日新华网)
据消息称,为进一步方便旅客退票和改签,自9月1日起,铁路部门实行新的火车票退票和改签办法,推出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业务,即旅客退票和改签由原来的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仅能在购票地车站或票面乘车站办理,改为在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可到任意一个车站办理。而退票费也由原来的一口价,改变为根据退票时间的不同分别以“5%、10%和20%”梯次核收。联想到此前铁路在货运方面的改革,不能不佩服铁路惠民的举措和贴近市场的观念。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铁路在面向市场的方向上,前进了一步。
火车票网上售票开通后,订票的渠道多了一条,电话订票、互联网售票方式的发展,使火车票的预售期由原先3至5天已经逐渐拉大到20天,极大程度地方便了全国人民群众的出行购票。但是,购票方式的改革在给人民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由于铁路部门对原有退票地点的限制,使得一些旅客在明知自己的行程发生改变后,也无法退票或者不急于退票,无形中占用了原本就紧张的票源。而这个措施的出台,不但增加了旅客购票的针对性和计划性,引导旅客计划变动后提前退票,加快车票周转,而且在让二次购票时间更加充裕的同时,也释放了手中的票源,方便其他旅客购票出行。
铁路部门调整火车票退票和改签办法,这个新举措使铁路改革向市场又迈进一步,说明铁路已经找准了自身方向和立足点,因为只有真正对民有益,就会赢得理解与支持。众所周知,铁路的票额资源有限,如果大量的旅客临走时退票,势必造成那些珍贵的票额到不了老百姓手里,造成浪费。如果提前48小时退票,两天之内票还能再利用,就等于盘活了有限的资源。利用经济杠杆,实行梯次退票机制,应该能很好的解决目前网络订票取票率低,取票后退票率高的问题,也能很好的避免想买票的买不到,开车后车厢又没有坐满浪费运能的情况。同时,改签新办法则让更多出门在外的旅客减少了不必要麻烦和损失,解决了旅客对铁路的新要求,而且更加完善了票额的组织方式。
铁路部门从货运改革到现在的调整火车票退票和改签办法,让我们看到了铁路立志为民的决心与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担当。我们有理由相信,铁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不仅能站稳脚跟、增加竞争力,还能为眼下繁荣的市场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