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时至今日,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已有三十多年,从最初的1亿人次,到15年预计37亿人次,时光与数字的变迁,体现更多的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生活条件和生活理念的变迁,还有就是中国人始终不变的爱家情怀。
每一年,做为这样一支支春运大军中的一员,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回家的路愈发通畅,归家的旅程更加温暖。春运路上的苦辣酸甜,春运岁月里的心路历程,都离不开始服务始终如一的铁路,可以说铁路既是春运的承载主体,也是改变春运的重要力量。
忆往昔岁月,我们始终难忘的是拥挤的绿皮车里,拥挤昏沉漫长的旅途,还有耳边回荡着的“列车对联”: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让一下,让一下啊!!多年过去,中国铁路历经了六次大提速,“绿皮车”在多年之后已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条条贯穿大江南北、锦绣群山的客运专线,杂乱拥挤的车厢渐渐不在,整洁舒适的和谐号开始闯入我们的新生活。可以说铁路的发展历程,同样也见证了中国春运的变迁。
车票不再是当初的模样
2011年11月起,中国铁路迎来了车票的重大改革,从此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预定车票,进而施行了火车票实名制购票,而后又逐步增加了App客户端、微博微信公共平台等相关业务。一夜之间,火车站里再也没有了熙熙攘攘、彻夜排队的购票长龙,车站外再也没有了蜂拥而上的“黄牛党”,纸质车票可以轻松的通过自动取票机取出,进站乘车不仅可以用车票,还可以刷“身份证”,科技时代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前进了不止一大步,给我们带来的是更加方便的乘车购票。预售期60天、订票改签业务办理、冲突购票限制,更人性化的政策和服务,更多回家方式的选择,带给我们的是崭新的生活。
路上多了一份安逸
随着列车车体的不断更新换代,燃煤取暖的列车逐渐为空调列车所取代,普速列车逐步为高铁动车所取代,传统卧铺列车增加了新成员动卧列车,车厢不再拥挤,线路更加平稳,旅途不再漫长,今年的春运里,当我们乘坐高铁列车,流连着闪过车窗的风景时,不知不觉间,回家的旅途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疲惫,倦怠席卷眼帘的时候,我们在“春运”里开始可以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安逸与轻松。
铁路发展中见证百姓通途
据了解,在过去的2014年中,中国铁路完成建设投资8088亿元;新线投产8427公里,创历史最高纪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1.2万公里,其中高铁1.6万公里。客货运输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旅客发送量23.2亿人,增长12%,已连续两年增幅超过百分之十。
中国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命脉,不仅关系着社稷民生,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多年来铁路飞速的发展改革,不仅推进了水运、航空和陆路交通的优化融合,更是形成了有能力、有运力的运输体系,在春运、暑运等一系列的旅客高峰,对千万旅客提供了坦荡的回家路。
“春运”这个深入人心的词汇伴随着中国铁路一路前行,其中辛苦自不用多言,一代又一代中国铁路人踏前路斩荆棘,谋的是为民的福祉,收获的是中国铁路发展的无悔征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