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开始后,五湖四海的人们都渴望着回家重温家庭的温暖。作为欢送人们回家的主力军,铁路承载了过高的期望。运力不足导致购买的火车票不能满足所有人需求的现实矛盾,一时间将铁路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虽然如此,大多数受益的人们在乘坐火车回家的时候,都不谋而合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铁路高速发展的支持。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春运对于铁路部门来说,意味着责任和考验。自2014年春运开始,铁路部门就推出了“让旅客平安出行、温馨出行、方便出行”为宗旨的“三个出行”。付诸实施一年以来,铁路内部从从上到下、从一线职工到退休职工,一直以此为目的而努力地践行着。

或许,当我们在家热热闹闹的吃着团圆饭,聊着过去一年以来的生活经历和趣事时,还有如铁路职工、环卫工人、人民警察、守卫疆土的部队官兵等大批默默无闻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人,他们以自己“站岗”的方式,舍小家保大家,完成自己的岗位使命。其实,他们也是人,他们又何尝不想家?

春节,其实就是幸福的向往和归宿,可以让奔波的人们停下来歇歇脚、喘口气,完了再攒劲前行。如奔驰的火车,勇往直前,只为安全地到达终点。一路享受到的服务不正如同沿途的风景一般,即便在下火车的那一刻消逝,却给归家的旅程还是增添了一份迫切和幸福。

其实,诸如铁路助人回家的例子不胜枚举。2月15日,在上海虹桥开往汉口方向的D3052次列车上,吕先生扶着一位老人急急忙忙地向列车长罗惠莉求助,2岁的女儿与从未出过门的母亲在合肥南站走散了。在铁路工作人员的通力协作下,吕先生的女儿与母亲乘坐另一趟动车顺利到达汉口,并一路上得到了列车员的悉心照顾。

这段时间,总有一些着急回家的人们,或将自己的行李落在不同的车站,或一年辛勤工作换来的财物丢失。当他们看到相关铁路官方微博、微信发布的“主人,你在哪里”的失物招领或听到火车站广播喇叭,重新拿回属于自己东西的时候,是否意识到即便这么小小的一个举动也是需要一定的人员进行付出的?

不难想见,当我们从报道里看到那个“动车宝宝”降生时,在场的人们不知道有多喜悦。回程的路上,还有“天使”的降临,这该是一趟多么欢欣鼓舞的旅程。不管承不承认,铁路的发展,以及配套的优质服务让我们一次次见证了变革中的铁路一直在前行。

有理由相信,当200万铁路职工以特有的坚守,用他们灿烂的微笑迎接我们的归程或远离他乡为梦想打拼的时候,我们应为此行感到欣慰,他们在用微笑征服我们,而我们用梦想为自己和国家正名,“我的梦”就此起航!(文/凌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