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运首日,就出现一个怪现象——杭州至贵阳3599/3600临时列车返程时上演了一个人的专场,而2月1日此趟列车从杭州发车时却人满为患,超员30%。10天春运轰轰烈烈的过去,我们发现“去满回空”却成了节前很多临客列车的普遍现象。

从表面上看这样的回空临客与承载日均7000万人次的铁路春运格格不入,社会上也响起了“这是浪费资源,这暴露了铁路运输系统的弊端”的声音。然而,铁路部门难道就任由这样浪费资源,面对固有的节前返乡、节后返城的客流特点,难道这样的怪象没有让归心似箭的游子们看到铁路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吗?

面对今年的春运,铁路系统将客票预售期提前到60天,各个局有针对性的对人力紧张方向组织加开了大量临客列车,使得铁路最高客运能力达到了3200对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铁路由于其公益性,自从1995年客运票价调整之后就没有新的变化,而且大量临客上的乘务员大多来自非运输系统的铁路职工,为了让更多的旅客实现春节团圆梦,他们的春节可能在列车上。回空列车的背后是一个社会综合问题,是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的,并不能单纯的责难于铁路。作为春运的参与者,不管是旅客、工作人员、还是关注春运的其他人,笔者希望我们之间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感恩。(龚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