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技术的大突破和产业的大发展,正在给沿线地区的物流、旅游、投资乃至整个经济布局注入不可估量的正能量,还推动了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带来了基建、制造业、研发等大量优质投资机会。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从实际出发,实行产业错位发展、形成互补优势,非常重要。 (中国新闻网 1月8日)

今天的中国高铁,以其飞速发展的脚步,贯通和连接着一座又一座城市,使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地区小城一跃成为中国版图上的亮点,不用说全国各大城市的去来便利,就是连以前不敢想象偏远小镇现在看来也不是距离,这些都是因为有了高铁,今天它串联的是一个个城市,明天就会变成中国的一条条闪亮的经济发展丝带,人们把希翼寄托于中国高铁连接的城市,这是中国高铁的荣誉,因为,人们相信,中国高铁的发展正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和走势。

通了高铁的城市人们欢欣鼓舞,没有通高铁的城市人们殷切盼望着高铁的到来,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高铁网络完善后,中国人都会有机会享受到高铁带来的便利,相信这一天不会太久。

面对已经修通高铁的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人们谋划着如何把高铁优势用好,以便让这种优势为自己的成长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然而,并非是用足了高铁的城市效应就能给整座城市带来发展,而相对发达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优势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的,中小城市为了发展自己,又不愿意成为高铁经过的看客,而大城市借助高铁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能力明显强于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因而可能会产生的单向虹吸效应明显,这又使中小城市的发展先天优势不足而处于劣势。如何利用好高铁发展自己,是高铁时代下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一道实实在在的课题,路子找准了,走对了,就能对发展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不然,机遇就会白白溜走,实在可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高铁的到来无论怎样都可以算是一种优势和机会,这就要看如何去做,不然真的是替别人做了嫁衣和瞎折腾。也因此,找准高铁时代下的能发展自身的产业优势,充分利用高铁便利这一属性要求,以现有城市差别进行功能定位,综合分析,科学合理的判断发展方向途径,去短补长,做大优势,带动弱势,才是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取得真正发展正道。

与其等发展,不如抢抓机遇促发展,既然高铁来了,就要一心一意的谋发展,而谋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要正视自己认清周边环境,就是要在城市功能和产业错位发展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的模仿跟人走,更不能出现无视根本的标新立异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