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部门深度分析,准确研判,迅速整改。

局电务处随即会同5个电务段迅速组织CTC专家组,联合生产厂家,依托大数据分析问题原因,集中开展误报警整治,并将CTC/TDCS不同生产厂家的设备间车次丢失这一突出问题纳入铁路局技改项目。

经过整治,上海局列车占用丢失误报警已从初期的日均140多次减少到目前的15次左右。

规范问题的分析整改,是上海局实现关口前移、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一个高招、妙招。他们遇事分层分析,明确 “红线” “事苗”问题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分析,A类问题由分管或包保领导组织分析,B类问题由科室、车间组织分析。今年10月,上海局出台 《运输安全问题深度分析管理办法》,从范围、内容、整改要求等方面对运输安全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让问题的分析整改有章可循。在分析单个问题的基础上,该局依托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功能,每日通过安全日交班进行问题追踪,每周在局交班会和系统对话会上进行综合点评,每月安监室及专业处室形成深度分析报告,极大地促进了安全问题的整改。

在此基础上,上海局实行具体问题即查即改,谁检查、谁盯控、谁销号,倾向性问题面上整改、惯性问题专项整治、重大隐患挂牌督办。

今年以来,上海局安委会对高铁Ⅰ类隐患从技术、管理等层面综合采取措施,已经开展了 “高铁不锈钢钉断裂”等5项重大隐患整治。

<b>查问题更查作风,看结果更看过程,各级管理者履职尽责抓落实

</b>杭州工务段是上海局工务系统推行标准化作业的先进单位,然而随着沪杭、宁杭、杭甬高铁的投入运营,安全压力增大,今年曾因营业干线施工安全控制不到位,没有保持住多年的安全纪录。

该段段长韩小平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经常讲 ‘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管理者履职尽责必须要细化、量化,强化过程督察和追责考核。”

后来,该段领导对症下药,落实“每日一学” “每周一练” “每月一考”“每季一赛”,并对各级管理干部在安全管理、日常检查和现场包保中的工作内容、数量要求及考核措施进行细化,提高了全段干部职工管控安全风险的能力。

上海局广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干部作风有了较大转变。在全局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局党委书记黄殿辉明确提出: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作风、改作风,形成经常抓、长期抓、从严抓的新常态。”

在推进安全管理新思路中,上海局把抓安全基础的重点放在了抓班组建设上,孜孜以求取得突破,要求各级干部坚决克服管理上的形式主义,经常深入一线搞调研、沉到现场抓落实。

他们在今年第一季度建立了标准化班组创建标准体系和考评办法,4至6月份开始试运行,7月1日起正式运行。职教处还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情况分类设置考评标准,将班组分为标杆、优秀、达标、不达标4个等级,围绕安全稳定可控、任务高效完成、人员素质达标、管理有序先进、环境文明和谐等主要内容,采取班组按月自评、站段按季评定、铁路局抽验复核的形式,对班组进行排序定级。

上海局还选树了12个班组建设示范单位和253个示范班组作为示范引领,并实行考评结果与职工收入挂钩。最高和最低等级的班组职工人均月收入普遍相差200元以上,这一做法调动了职工参与班组创建、夯实安全基础的积极性。

上海机务段是全路担当动车组列车牵引任务最多的高铁机务大段,含沪宁、沪杭、京沪、杭甬4条高铁171对动车组列车和128对普速客货列车牵引任务,安全责任重大。该段突出 “职责体系、运行机制、干部履职”三大关键,完成了22个部门管理职责、205个岗位安全管理职责和工作标准、81个重要工作流程图的编制,并修订规范干部履职7项制度、风险管控体系文件6个、相关配套文件7个。

该段建立 《干部月度履职 “体检式”分析报告》,根据各层次干部岗位职责标准,确定27项日常履职对标分析项目,每月由干部逐项自查自评、分管领导指导评价、督察组抽查评定,实现全过程体检式评价。一年来,他们共问责干部21人,待岗2人。2013年以来,该段连续安全走行25752万公里,杜绝了行车、人身和火灾责任事故。

上海局在着力提高规范化履职能力、明确量质并重的履责检查标准、强化管理人员履职的过程督察、构建履责质量追溯问责机制4个方面下了大力气。今年前三个季度,该局共抽考2970人,其中管理岗位543人、生产岗位2427人,下发履职督察通报10期,问责干部243人,其中处级41人、站段中层141人,对违章指挥等虽未造成后果、但触碰安全 “红线”的26名管理人员给予了免职或撤职处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以来,上海局从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内在规律和全局安全工作发展要求出发,全面建立安全管理规范化运作体系已初尝甜果。全局16万名干部职工正努力把规范化要求落实到风险管控全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