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抵达柏林开始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当日,李克强在德国《世界报》发表题为《让开放创新引领中德合作》的署名文章。文章说,中方将积极考虑德国大众汽车提高在一汽大众合资企业中股份比例的请求,也希望德国允许资质好的中国企业竞标德国的高铁项目。(10月10日 《南方都市报》)

近几年来,高速铁路在全世界得到迅猛的发展,市场需求空前巨大,包括美国、俄罗斯、巴西等众多国家都在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高铁发展计划。这为拥有世界先进高铁技术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难得的机遇,让高铁走出国门,展现整个中国的时代精神和勃勃生机,利用中国的高铁技术帮助其他国家改善和提高现代化的交通水平,让中国铁路向国际化迈进,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交流进一步增强。

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区域铺陈再到全国全面的构架,从局部模仿再到拥有自主产权,“高铁技术”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令全世界都惊叹不已。中国高铁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冲,也正因为中国这样的高铁实力,才会出现了火遍世界的“高铁外交热”。“高铁外交”是一张中国名片,通过“高铁外交”,“中国制造”高调亮相海外。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一个科技时代、信息时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科技产品日新月异,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高铁”这个快速便捷的现代交通工具对公众而言并不陌生,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一个重要交通工具,“高铁”这个便捷交通工具正是科技不断发展的一个产物,在今天,“高铁”这个高科技产品,不仅更加方便人们出行,更是印证了中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铁这张中国名片也愈加闪闪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