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湘欧国际货运班列市场推广会上获悉,10月30日,湖南省首条直达欧洲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湘欧快线”将正式开行,结束湘欧进出口货物单纯依赖海运的历史,标志着湖南推进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互动、扩大向西开放已经有了实质性启动。届时,湖南产品出口德国只需18天。

广铁集团长沙货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湘欧快线”总体规划为“一主两辅”。其中,“一主”为长沙——德国杜伊斯堡,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全程11808公里,运行时间18天,定于10月30日首发。

“两辅”一是经新疆霍尔果斯出境,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全程6146公里,运行时间11天;另一条经二连浩特(或满洲里)出境后,到达俄罗斯莫斯科,全程8047公里(或10090公里),运行时间13天(或15天),计划11月中下旬开行。2015年,初步计划每10天开行一班,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行。

物流是城市重要的投资环境,同时也是为一、二、三产业服务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交通枢纽关乎物流产业集成和发展,也就成为城市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湖南外贸近年来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配置外贸出口资源,引导和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市场,组织各类企业积极参与西方国家各种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广交客商,在努力铺平产品畅销的道路,但是苦于货运运输方式单一依赖于海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地处内陆的湖南,出不去、进不来,处境尴尬。常说的货运班列是铁路定点(装卸点)、定线(运行线)运行的一种列车产品,时效性强,在吸引轻质、高附加值货物方面有明显优势。而今,随着“湘欧快线”的正式开行,这一现状也将悄然改变。

据悉,欧盟、俄东与湖南产业机构互补性强,每年贸易额在40亿美元以上,欧盟连年稳居湖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位置,2013年湖南向欧洲进出口货物达7万标箱。此次“湘欧快线”开行,打开了湖南直达欧洲的陆上货运大通道,是对全省国际物流首次全流程优化,同时还能促使全省国际物流效率的整体提升,必将对湖南国际贸易、对外开放和口岸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湖南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扩大向西开放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