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15时35分,80484/5次列车从太原西站缓缓驶出,这是太原铁路局开行的首趟三晋货物快运列车,标志着该局正式开办货物快运业务。太原铁路局以太原西站为支点,分南北区每日各开行1对货物快运列车,在管内共设立45个业务办理站,形成覆盖山西南北大部分市县区的物流网络体系。(9月12日山西日报)

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豆类和薯类,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胡麻、油菜籽、甜菜等,运城、临汾、晋中、太原、忻州、大同等盆地是山西省的主要农作物区。同时,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以煤炭、铝土、铁等资源最多,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分布在全省90多个县(市、区)内,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储量最大的省份之一,故有“煤都”之称。工业以能源、冶金为主,轻工业相对薄弱。

    随着中西部的日益崛起,近年来,石太客专,太中银、韩原线、大西高铁的开通运营,为山西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出新格局。特别是7月1日大西高铁(太原至西安)的运营,使山西省的客运能力提高3倍,旅行时间缩短三分之二;与此同时,客货分线,随着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客运人流被石太客专、大西客专两条快速通道所吸纳。旧有的石太线、同蒲线货运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货运提速15%,大规模地满足煤炭、装备制造、土特产品、高新机械的出省需求,并相应地运回山西发展急需的各类省外产品。再加上正在建设中的山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大”字形的山西高等级铁路网,与周边省份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融为一体,正把山西带入客运有速度,货运有保障的交通运输新格局。一个活力充沛、流动自如、运行畅快的交通“新天地”正在加速成形,使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助推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

    2013年6月铁路实行货运组织改革,中国铁路总公司向广大客户作出了“简化受理、随到随办、规范收费、热情服务”的承诺,铁路货运强化管理,主动出击,提高服务质量,按照市场规律运作。面对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营销人员深入厂矿企业,积极开发快捷货运新产品,满足“多频次、小批量、门到门”的服务要求,创新灵活的运输组织模式,积极组织开办联运,简化货运办理流程,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加强货运安全保障,使铁路运力这一公共资源更加公开、公平地服务于社会和广大客户,全力打造新时期铁路服务工作过硬的品牌。

这次太原铁路局开行的“三晋货物快运列车”紧贴市场需求,以满足山西经济圈与华北、西北、中原地区之间不断增长的货运需求,为助力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运力支撑。货物快运列车采取固定编组、时间、路线、停站的方式每日开行,时速可达100km/h,极大地缩短运到时限;快运业务实行“敞开收货”,货主可选择太原铁路局所辖的45个铁路车站中的任意一家办理,方便快捷;45个铁路车站,总有一个车站离你的企业更近些,不管是办理大宗和整车运输业务,还是运送几吨、几十公斤的零散货物和小批量货物,都可以较低的费用实现货物的运输。

“三晋货物快运列车”以其定时定点、安全可靠、价格实惠、方便快捷、全天候运行,可提供“门到门”“站到站”“站到门”等多种运输方式,供客户灵活选择,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从国家角度分析,开行三晋货物快运列车可以拉动华北、西北、中原地区的区域消费,有效整合公共资源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增加国家税收。从人民的角度分析,开行三晋货物快运列车能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可以拉动和物流相关、相近产业的发展,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企业角度分析,开行三晋货物快运列车更加方便各中小企业的运输需求,可以加大各物流企业、运输方式的竞争,实行优胜劣汰;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把蛋糕做大、做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待遇,改善生活质量。

    三晋货物快运列车的开行,是铁路货运的又一次改革,从原来大宗货物运输扩展到零散货物运输,提升了货运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铁路货运改革实施以来,太原铁路局在保证煤炭、钢铁等大宗货物运输上量的同时,积极开行零担列车,加强零散货物运输,提升了货运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此次开行的货物快运列车改变了运输格局,促进了区域间的经贸往来,助力了山西经济的发展和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