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5时30分,大山还在沉睡,桂林工务段白果村工区13名职工像冲锋一样刷牙洗脸,囫囵吞下滚烫的面条后,推着螺丝机、扛起铁耙、拿上道尺,向长乐隧道进发。

白果村工区位于湖南双牌大山之中,益湛铁路在此连续穿越6.4公里的长乐隧道和6.5公里的袍子岭隧道。工区担负长乐隧道和一半袍子岭隧道的维修养护任务,10公里线路中90%在隧道内,职工们自诩为 “隧道工区”。

“长乐隧道因为缺砟,线路水平高低容易出问题,得加强养护。”工区班长李兵兵说。当天的任务是整治长乐隧道内4000米至4500米间线路水平高低病害,作业地点离工区太远,必须6时前出发。

隧道内粉尘大,进隧道前李兵兵给每个人都发了口罩。转眼间,大家都成了穿着黄马甲的 “大夫”。越往隧道深处,浓浓的粉尘味越令人窒息,但这丝毫不影响师傅们前进的速度,大家行进起来就像急行军。李兵兵说: “维修‘天窗’非常宝贵,必须争分夺秒。”

经过40分钟的 “急行”,6时40分,大家来到长乐隧道4000米处。此时,现场防护员杨帆的对讲机传来了维修 “天窗”命令。大家分工合作,迅速忙碌起来。

洪涛、蒋晓顺扯着一根20米长、发丝般粗细的悬线,贴着钢轨测量。李兵兵手拿钢尺,以悬线为参照,测量钢轨水平高低,在相应轨枕上标注需要抬高或降低轨道高度的数字。随后,其他师傅推动螺丝机、提着起道器,松螺丝、回填石砟,一切有条不紊。

8时40分,维修 “天窗”结束。10分钟后,一股强劲的冷风刮向作业点,列车呼啸而过,隧道内瞬间尘土飞扬,充斥着浓烈的柴油机尾气的味道。

虽然躲在避车洞里,杨帆仍被列车排下的粪便溅了一脸。 “隧道里作业,每个人都遭遇过这种事,很正常。”李兵兵说。

维修 “天窗”结束后,职工们利用列车间隔整理道床、补匀石砟,直至11时。大家要返回工区吃午餐,前方还有4.5公里的漆黑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