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车组是一个特殊的工种,也是铁路所有职业中脏、险、苦、累的几个工种之一。调车人员年复一年在作业中承受风霜雨雪,用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去完成列车的编解、取送工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一列列运行在铁路上的列车。

大家都知道,冬季每日早晚温差很大,室外作业的调车组人员最真实感受到了温差的变化。室内温度高时他们一身汗,室外温度低时他们虽“层层包裹”,但仍免不了瑟瑟发抖。温差在他们身上自然体现。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体“温度计”。

调车组人员在露天作业,他们最先看到旭日东升,最后看到夕阳西下,每年第一次春风,第一场春雨,第一次落霜,第一场冬雪他们最先看到,他们是最辛苦也是最“浪漫”的人。

调车组人员一年四季与车列、钢轨和铁鞋打交道,一天无数次地跨越股道。无论是烈日下滚烫的车梯,还是寒冬中冰冷的石子,都被调车组人员勇敢地踩在脚下,他们是最执著的“跋涉者”。

调车人员重复的话最多。调车工作既简单又复杂,调车组人员从接到计划,核对计划,布置计划,对无线灯显设备试验确认良好,而后开始作业,都要无数次复诵。作业中的“车站信号员,我是X号连接员请求X道进路,连接,推进,十车,五车,三车。”再到作业完了后的“试拉”、“停车”等看似简单却事关安全大局的联控用语和信号,一天要说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不计其数。他们是话最多但句句说在“点”上的人。

调车组人员每天必须经历和感受到的就是胳膊挎车梯,从用厚厚的棉衣挡住臂弯还感觉疼痛到穿单衣都毫无知觉,调车组人员从“软弱”到“坚强”的经历与众不同。每天调车时上上下下,别具一格的“乘车方式”,他们完全可以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他们是通过“臂力”显露毅力的人。

这就是调车组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们苦中有乐;虽然乏味,但他们乐在其中,他们用执著和坚持挺起了铁路快速发展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