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大学生经过几个多月的筹备,共投资33万元,在西安小寨飞炫广场开起了一个占地不到十平方米的“烤鱿鱼”店,并将自己第一天的两千多块钱捐献给公益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更多大学生的择业观,让更多的创业者关注身边的公益活动。(人民网 4月8日)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真是由衷的感动,不得不为几位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赞叹。一个“烤鱿鱼”店在很多人眼中不是什么体面的工作,但是和那些眼高手低找不到就业门路的毕业生比起来,他们的就业行为不仅需要一份勇气,更需要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
很多毕业生自视甚高,找工作要留大城市,找单位要讲究舒适……对于进工厂、到基层,或者去农村工作根本不屑一顾。如今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温室环境中成长,根本不知苦之滋味,且多被娇生惯养,自尊心过于强烈,依赖心理相当严重,即使遇到了“苦”,他们也是不会去吃的,更不用说“耐劳”了。当然,许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不是独生子女,按理说还是能吃苦耐劳的。但现实是,在社会上流行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下,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被冲淡了许多。如今的大学校园,许多学生们热衷于穿名牌、开名车。面对各种诱惑,许多从边远地区来的孩子进入大学后恨不得把身上简朴的衣服脱掉。
吃苦耐劳是一个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之一。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来好了,但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精神并非只是艰苦年代才需要的,它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可贵的品质,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是应该拥有。我们提倡大学生要吃苦耐劳,从小处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着想,没有这种精神,我们何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从大处说,吃苦耐劳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更是良好民族素质的表现。
笔者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它既是一项机遇也是一项挑战,这里面离不开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毕竟通过接触社会锻炼,既可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又可以获取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所以,主观方面,我们当代大学生要提高思想品质,积极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校期间,大学生应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精神。高校则应该加强引导,注重营造一种良好的大学氛围,传承和弘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文/谌馨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