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喀和铁路采访,不得不写喀什。因为它在这条铁路上有着特殊的位置。
喀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这里风沙大,每年平均有280天以上的沙尘天气,自然环境恶劣。
2010年11月,被沿线群众誉为“幸福路”的喀和铁路全线铺通。在需要大批人员进驻各个小站工区之际, “到喀和铁路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不断回响在乌鲁木齐铁路局管内的千里铁道线上。一时间,兰新铁路、南疆铁路沿线干部职工响应号召,积极报名申请。经过组织考察遴选,车务、工务、电务等单位数百名干部职工汇集在喀什宣誓,迎着风沙奔向每个小站。
与喀和铁路沿线其他市县一样,喀什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2%。因此,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职工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在喀什站采访时看到,汉、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民族职工在工作、生活中互敬互助, “结对子”互学语言,营造出其乐融融、亲如一家的美好氛围。
该站运转车间5名维吾尔族职工,与汉族职工情同手足。维吾尔族职工家里有事,汉族职工都会主动为其顶班。维吾尔族调车员牙生江·加帕尔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按标作业,逢年过节都要邀请汉族职工去家里做客。
客运车间汉族职工张正义身体不好,家里生活困难。维吾尔族客运值班员阿依加玛丽得知情况后,组织大家向张正义伸出援助之手,并特意安排张正义只上日勤班。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首 《相亲相爱一家人》是喀什站各族职工最爱唱的歌曲之一。
“家和万事兴!”该站站长古建强告诉, “一个人站在那里,大风会把他刮倒;几个人手拉手抱成团儿,再大的风也没有办法。各族兄弟姐妹团结好了,就是亲上加亲。”
4月3日,喀什再次出现了大风扬沙天气。伴着空气中浓浓的尘土味,结束了在喀和铁路的采访。
采访感言:迎着皮山的风沙,闻着叶城的花香,踏着英吉沙的盐碱,伴随着民族团结的歌曲,有幸采访了喀和铁路的风沙小站,深刻感受到了风沙小站职工爱岗敬业之心、团结友爱之情。回首过去的这些天,要向同呼吸、心连心的铁路干部职工们再次表示敬意——亲爱的同志们,是你们用责任守护着大动脉安全畅通,向你们致敬!
接下来,本报张艳将踏上“天路”,去追寻荡气回肠的青藏铁路精神。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