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在呼和浩特铁路局全面深化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按照铁路局确定的努力打造 “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防控常态化”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目标,集宁机务段紧密结合现场实际,大胆创新实践,给了大家许多启示。
集宁机务段承担着全局78.5%的客车、91%的万吨列车及65.4%的货车牵引任务,同时还担当着集二线国际旅客列车牵引以及二连站至蒙古国扎门乌德站间准轨货物列车联运任务;辖区范围广,涉及北京、兰州、太原、西安4个铁路局和3个分界交口、1个国际口岸,牵引总里程达到1800公里;机车种类复杂,机车乘务员要同时熟练掌握东风8B型、韶山4G型、韶山7C型、韶山9型、和谐1型、和谐2型、和谐3C型等9种机车操纵方法。除此之外,集宁机务段还负责辖区内电力机车小辅修、内燃机车中修和小辅修及救援列车管理工作。面对少有的复杂运输环境,集宁机务段在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努力实现铁路局确定的 “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防控常态化”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目标。
“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风险预警管理,要让每个安全风险点在产生问题前都得到有效控制”——遵循这样的理念,集宁机务段深入反思: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新技术的大量运用,如何改变以往在安全风险源排查过程中,因为没有系统完整的安全信息数据库而造成大量信息资源分散流失的情况?在危害识别研判过程中缺乏分析研判,怎么矫正?在风险预警防控中,对内在关联因素、危害积累定性定量、过程发展主因分析得少,从而造成安全绩效评价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怎么改变?
按照贴近现场、科学分析、准确研判、快速处置的原则,集宁机务段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理论、事故树原理、数据模型评价等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独立完成了以 “1个系统、3个中心、5个平台、3个评价体系”为构架的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段各部门、车间班组、生产岗点的安全信息同步共享、风险预警同步显示、危害处置同步监督的风险控制体系,让安全风险从识别研判、预警分析、过程控制,到分级落实、跟踪监督、考核评价,更加系统全面、直观简洁、即时适用,逐步形成安全风险管理常态化防控。这一系统目前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认证。
针对信息化方便快捷的管理优势,集宁机务段将自主研发的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充分运用到安全风险管理中。他们把安全信息管理中心、安全信息分析中心、机车质量跟踪分析中心作为收集安全风险信息的主要来源,建立覆盖客车、万吨列车、施工、调车、人身安全为重点的安全风险信息数据库;按照动、静态风险信息,适时准确对全段生产现场安全风险进行全天候自动梳理识别;运用事故树原理、数据模型理论、概率分析等,根据安全风险信息危害程度、发生频次、发展态势,以周、月、季度、年度为周期,进行自动研判;按照黑、红、黄、蓝、绿5色安全星级进行分类预警,对预警和分析出的重点静态风险和动态问题设置安全预警红线,对应责任部门加强整治防控;对于问题性质严重的,下发红、黄色纠偏指令书,强制整改落实,形成自上而下逐级监督落实的安全保证体系。
(下转A2版)同时,以引导激励的方式,鼓励全员参与到改善工作环境、改进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安全技术、开展课题攻关、提报合理化建议等工作中,营造自下而上倒查安全风险源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安全风险控制能力。2013年,他们投入1000多万元安全专项资金,重点解决46项安全装备技术问题,还拿出30万元作为合理化建议奖励资金,全年采纳合理化建议173条。
在此基础上,集宁机务段按照 “逐级负责、分工负责、专业负责、岗位负责”的原则,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工作标准、重点风险提示、任务要求、考核评价5项内容。根据问题分程度、责任分权重、考核分层次,他们制定管理评价标准,采取过程控制与失职追究相结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经济处罚与行政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干部履职动态监督、动态考评机制,明确干部管理过程、履职质量、落实效果等13项评定标准。他们把干部 “作风体现是否扎实、作用发挥是否突出、履职作为是否明显”的 “三作”要求, “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是否真实、制定整改措施是否务实、帮促解决问题是否扎实”的 “三实”工作状态,以及“铺排部署是否尽职、督导落实是否尽责、统筹谋划是否尽心”的 “三尽”情况,作为干部履职的重要评价依据。2013年,该段共考核干部220人。同时,他们还对主要工种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评定,将职工培训质量、技能水平与个人收入分配、晋级晋职、评先评优等紧密挂钩,激发职工主动学业务、自觉练硬功的热情。他们采取 “段集中培训、车间强化培训、班组专项培训”的 “三级培训”模式,定期组织各类脱产培训;投资60余万元,为张家口、包头西、呼和浩特西等站的职工公寓学习室配备LKJ教学模拟机;自主研发 《电子规章 (非正常)》 《SS4G电力机车故障处理》 《机车乘务员标准化作业标准》等6项多媒体教学课件,形成了以 “模拟仿真实作为主、电子课件理论教学为辅”的互动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职工操作技能。2013年,这个段严重违章违纪问题同比下降15%,在呼和浩特局列车平稳操纵竞赛5个项目的比赛中一举夺得3项第一,在2013年铁路机务系统内燃机车钳工技术比武活动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安全不仅是工作基石,还是运输生产的动力。针对客运行车和万吨列车客车化开行,集宁机务段大力实施牵引机型固定、乘务交路固定、值乘人员固定的 “三固定”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人机使用效率和运输效率;利用信息化系统,规范了机车乘务人员劳动工时管理,均衡调整乘务人员班数和劳动工时,通过不断完善机制,确保实现 “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防控常态化”的目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