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中宣部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作为该论坛举办以来的首个铁路单位,南京站在会上做了题为《注重典型引路,强化岗位建功》的发言,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车站作为服务大众、播撒文明的窗口单位,南京车站党委认识到,积极培育、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爱国爱路、敬业精业职工队伍,推动车站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铸魂工程。2000年,车站党委在群众性学雷锋活动的基础上,成立了铁路系统第一个为老弱病残旅客提供志愿服务的“158”雷锋服务站,“158”取“义务帮”的谐音
我们常说,用准一个人能带动一项工作,走活一盘棋。同样,用好一个典型能带动一群人,促进更多的典型成长。
近年来,铁路系统源源不断地推出自己的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非常突出,让人想起的典型人物名字非常多,史改梅、孙奇、王晓睿等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一听起来就是正能量。南京火车站培养典型的做法令人称道,“158”雷锋服务站让人记住李慧娟、让旅客“进站有亲切感、候车有舒适感、上车有安全感、服务有温馨感、出站有留恋感”的工作目标体现对旅客的真情感、与南京市20多所高校联合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源源不断地向社会提供出铁路人的正能量。
多年以来,铁路作为国有企业,不仅要加强自身建设,还要承担起面向社会传递关爱、传播友善、促进和谐的社会责任。铁路成为社会舆论、热情服务的引导,逐渐成为各种时代奉献精神的代名词,用自身强有力的服务,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氛围。
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铁路部门除了注重典型引路,还非常重视典型传承和创新,太原火车站的“改梅助困室”,就是在提炼已经退休的全国劳模-原客运值班员史改梅的劳模精神上的传承和创新。雷锋精神有当代价值,也是民族精神传承的必须。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所以3700多年没有间断,就是因为我们是善于传承的民族,今日之铁路,走在了传承正能量的时代前列。(杨艳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