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要求铁路站票半价的说法一直都存在,呼声此起彼伏,前段时间“雷闯状告广铁”的新闻更是迎来网上很多叫好声。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提高了是好事,但是提高维权意识的同时应该伴随着更加深刻的对问题的理性思考,那么铁路站票到底该不该半价呢?

第一,站票半价是存在漏洞的。在旅客出行淡季,如果实行站票半价的话,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名旅客在购票时先买一张座位票,在开车前将票退掉,再购买一张站票,由于票额并不紧张,这张座位票很有可能一直不会被售出,那么该旅客便知道此座必定无人,于是可以一直坐在这个座位上到达旅行终点。其实,在旅行淡季,由于乘车旅客少,任何一名旅客随便买一张半价站票上车就可以一直坐着到达旅行终点。

那么我们就想到是不是可以设置售票系统只在一列车的车票售罄的情况下才出售半价站票呢?假设一趟长途旅客列车途径A到Z这26个铁路车站,中间的B站至G站,W站至Z站客流大,旅客全部上车后,此两个区间内购买站票的旅客确实只能站着,而购买包含此两区间的长区间的车票的旅客此时也只能购买站票,然而购买了长区间车票的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会发现,除了那两段区间没有座位坐之外,其余的时间列车上的座位便空了出来他可以随便坐,也就是说他用半价的站票享受了部分区间的全价座位车票待遇。

综上所述,铁路车票实行半价存在漏洞,这就像公交车的坐票和站票只能同等价格一样。

第二,用相同价格购买的车票,却有坐有站,对站票旅客公平吗?确实不公平!车票不能半价的理论用公交车车票原理就解释通了,可是不同的是,公交车全程一般也就一到两小时,而铁路旅客列车动辄三四十个小时,站票三四十个小时确实非常艰辛非常不容易。

但是,首先售出站票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旅客能够圆了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团圆梦,而这个团圆梦对于铁路工作者来讲,意味着超负荷的劳动量,从调度员、客运员、售票员到列车员,从包站干部到一线职工,都加班加点,除了出售站票的劳动量外,严重超员的候车室、列车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负荷也是可想而知的。一个春运40天,夫妻两人同在铁路上工作,30天见不上面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站票的旅客感觉到辛苦,可是铁路工作人员也绝不轻松。

其次,铁路站票的全价出售并非强制性的,旅客有充分自由的权利不购买站票而选择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然而为什么一到运输旺季,大批的旅客都会涌向铁路呢?这就不得不提铁路运输的优点了。第一,由于计划经济对铁路票价的控制,铁路旅客运输的运价比之于别的运输方式票价是畸低的,这也是为什么一到运输旺季,旅客们青睐于铁路运输的原因。大部分既有线的旅客运输列车都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而让铁路盈利的其实是货运,以货补客是一直以来铁路运输的惯例。第二,安全性高,运量大,铁路运输还可以用铁路职工超负荷的劳动售出站票让旅客按时踏上回家的征程,而在公路和航空运输中,旅客就算用十倍的价格也不可能换来一张站票,因为法律不允许,安全性不允许。

所以,铁路半价出售站票是不可能实行的,因为存在巨大漏洞,而且由于站票的出售大大加大了铁路人的劳动量,无论有座无座,它包含的价值是一样的。况且站票的出售并非强制性的,按照经济学原理,供不应求的商品应该要涨价而非降价,而铁路车票不但并不涨价还想方设法利用站票形式让更多的旅客们能安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