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之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外国记者提出的关于中欧贸易问题时,李克强总理说:“我去年访问中东欧的时候,曾经跟他们的领导人说,如果你要建高铁、核电,在同等质量下,用中国的装备可能是建设最快、成本最低的,我有这个底气”。笔者认为,总理的“底气”原因有三:一是来自祖国经济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强大的经济后盾为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使国内高铁、核电、航空航天等技术飞速发展,达到世界水平,有的领域甚至处于领先地位。二是来自国内装备业实力。最近几年,我国的装备业整装待发,与世界装备企业一决高下,出口订单络绎不绝。重载机车出口白俄罗斯,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获得总金额超过34亿元的阿根廷电动车组采购合同……,中国在核电、高铁领域拥有安全的技术和较高的性价比,美国、俄罗斯、英国、巴西、亚洲等国一直在关注中国高铁的运营与发展,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国外发展高铁已有几十年,其眼光是极其挑剔的,如果我们的产品以及技术没有过人之处,是不会得到“照顾”的。这一切,靠的是实力说话。三是来自国内自主创新研发实力。中国高铁能在短短几年间驶出国门,主要源于性价比、技术、安全在内的三大优势。其核心是技术研发。我国的高铁取得今天的成就,与自主创新是分不开的。没有自主创新,中国的高铁就会缺少生命力,更不能与时俱进,走在世界的前列,也就不会引来亚洲、乃至欧美铁路“强国”的目光。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呀(郝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