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路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学习“巴山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的“巴山精神”发源于西安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该车间地处陕川交界、环境恶劣的大巴山腹地,担负着襄渝铁路81公路复线上的养修任务,该线路集中了襄渝线上六大困难之最。然而工务车间的工人们凭借着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实现连续36年线路安全平稳的骄人成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守的价值。
学习“巴山精神”是要学习一代代巴山人的吃苦为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想起巴山养路工长谢和平的一句话“巴山条件确实艰苦,但他在中国的版图上,铁路修到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不管是条件艰苦的巴山还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不管是哪一个工种的铁路人,每一位职工都应该做到在岗的一分钟便是兢兢业业的六十秒。铁路工作不比其他,铁路人的一个不留心,就会影响到千千万万旅客的人身安全。“确保铁路的安全正点”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更应该融入每一位职工的血液,成为一代代铁路人如盘的根,不变的魂。
学习“巴山精神”是要学习一代代巴山人严谨科学,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2012年新大巴山在所有领导职工的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扣件无松动,轨距无出分,曲线无超限目标,线桥设备合格率优良率均达100%创造了山区非提速线路的奇迹。每一点成绩,每一个奇迹都不是凭空得来,是巴山人一点一滴的执着坚守换来的。“态度决定一切”,“巴山精神”是铁路山沟沟里面传播出来的正能量。它将影响着一代代铁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
学习“巴山精神”是要学习一代代巴山人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2009年襄渝二线建成通车,巴山工务车间辖区工作量增加了三倍多,可劳动力还是那些,巴山人面临的大难题。巴山人与时俱进,把高铁养护方式接到巴山,推行工厂化单元修模式,用精调细修工艺让一列列钢铁巨龙腾飞。铁路走向市场化后,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依旧按照铁路原有的模式只会让铁路发展进入瓶颈。每一位铁路人都应该立足本岗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大胆的创新突破,实现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力争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每一个局部业务的进步而达到铁路整体的进步,提高铁路的市场竞争力。
铁路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岁月如何流逝,铁路人的理想与情怀始终不会变,让我们学习巴山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铁路,执着追梦,坚定信念,乐观向上,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铁路发展同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