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是中国的“特产”,在农历春节前后所有家在外地的中国人只有一个心愿—回家过年;春运,又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大迁移,在这短短的40天时间里,就要发生几十亿次的人口流动,可谓世界上最大的运输高峰期。
在春运中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乘火车回家旅行,这就增加了铁路运输的压力,担当了春运的主力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迁铁路运输除了规模大、价格便宜以外,已经向高速舒适的方向发展,这一点我们每一个铁路职工都是见证者。过去的春运一票难求,人多车少,造成列车拥挤,回家过年的人们经历着“受罪”旅程;再看如今的春运,已经今非昔比,多种购票方式,高速铁路让人们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列车环境的改善,服务质量的提高使铁路运输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2014年的春运铁路部门提出“三个出行”服务旅客出行,让乘车的旅客感受铁路的“安全、方便、温馨”;车门口列车员一句真诚的问候“您好,欢迎乘车!”让每一位上车的旅客瞬间感觉到宾至如归的温暖,所有赶车的疲惫与抱怨全都化为乘车的快乐与回家的期待。我在铁路客运部门工作,每年春运看到旅客为了回家过年起早贪黑排队买票挤火车,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而今天看到旅客不紧不慢的登上火车,坐在舒适的座位上享受着旅行的快乐,不知不觉地就到了目的地。
以往的春运每到除夕火车上几乎没多少乘车的旅客,中国人的习惯是除夕前到家过个团圆年,但是现在很多父母怕子女工作忙没时间回家都在过年的时候去看望子女,今年的春运我们车上就有这样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乘车去外地看子女。除夕的晚上K264次列车13号车厢包头站迎来两位年迈的旅客,他们行李不多都是特产,走到车门口列车员一边热情的帮老人拎行李一边微笑着说“您好,欢迎乘车!小心脚下,行李我帮您拿”,两位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高兴的说:“谢谢你小姑娘,我们好几年没坐过火车了,现在铁路真是变化大,你们的服务都胜过飞机了!”上车后老人急切的给儿子打电话告诉他已经平安上车,睡一觉就到了很方便,这时,包房门铃响了,列车员向老人介绍包房设施以及列车的基本情况,并送上一杯迎客茶,老人津津有味的听着,喝着热茶与列车员聊天,通过聊天得知两位老人除夕去看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他们的儿子跟我们一样过年不能回家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乘务员们商量后决定邀请两位老人与乘务员一起过除夕,让老人在车上过年,我们就当老人的儿女,大家一起过个团圆年,两位老人被乘务员的热情好客感动了,看着一个个自编自演的节目,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对于老人来说这次在火车上过除夕的经历是难忘的,但是对于列车乘务员来说在火车上过年已经司空见惯,用真心服务旅客,让旅客忘记旅途的疲劳,享受旅行的愉快,让春运不再受苦,让旅客马上回家是我们的心愿。(史学勤)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