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内苯体积浓度13,在《技术规程》规定的0-20之间,可以安全进入检修库进行检修”12日,呼和浩特局集宁车辆段洗槽组工长赵强在罐车顶部紧盯着测爆仪上显示的数据。
集宁车辆段作为呼和浩特局唯一的罐车检修基地,承担着厂、段修到期罐车的修理任务,罐车主要用来装运粘油、甲醇、清油、原油等易燃易爆和巨毒苯等化工产品,企业卸装后总会有少部分残留在罐车内部。
含有残留化学物品的罐车一旦进入检修库,无异于一颗定时炸弹,遇到明火就会爆炸,洗槽工的任务就是在罐车入库之前把内部残留的化学物品清洗干净,为罐车安全入库做好“排弹”工作,因此他们被形象地称之为罐车“拆弹部队”。
“必须要保证罐车的安全万无一失”这是洗槽工共同的心声。
他们这么说,也这么做。为了除净罐内残留化学物品,洗槽工们戴上只能呼吸5分钟的防毒面具进入罐内,清洗残留物,像这样的一个罐车,他们需钻出钻进8次,平均每天有21个罐车需要清洗,久而久之身上总会有一股刺鼻气味。
即使是装有巨毒苯的罐车,他们也从无畏惧,不能进入管内清洗,他们就用200-300千帕的高温高压蒸汽对罐体加热,使罐内结晶苯在高温下挥发,由于冬季气温低,他们和罐车一同包围在蒸汽中,每次蒸洗罐车他们衣服都会被水蒸气打湿,因此他们又被戏称为“罐车桑拿工”。
为了避免被罐内腐蚀性物质灼伤,洗槽工一年四季都要穿长袖厚衣服、带橡胶手套、穿长靴,夏天一身痱子,冬天一身冰。而让洗槽工最为“头疼”的就是清洗甲醇和汽油罐车,清洗甲醇罐就像是在手里拽着个冰疙瘩,手冻的都失去了知觉;清洗汽油罐,2分钟防毒面具过滤罐活性炭就会失效,汽油就会直接进入呼吸道,他们不得不从罐内钻出、更换新的过滤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洗槽工与“毒品”为伴,与蒸汽为伍,带着防毒面具在罐车钻进钻出,正是这么一群“桑拿工”、“拆弹部队”保证了一辆辆罐车的安全入库,确保了一辆辆罐车的安全运输。(赵永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