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咱们学习了有关设备单机运转的常识,今天上课前,我要考考大家:风机试运转时,需要对哪几个部位进行检查?”担任当天教学培训的安质总监宋国富的突然发问,立即惊醒了教室里埋头温习笔记的40余名职民工。
“要对风机外观和风阀、风口进行检查,查看风机进出口软管是否严密……”第一个回答提问的通风空调作业队职工张彦彬如同竹筒倒豆子。
“很好,知识学习得很牢固!”宋国富对小张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近日发生在电务公司郑州轨道交通一号线风水电项目部职民工夜校上的一幕。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大力兴建,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首次参与风水电专业施工的电务公司的建设者们,自感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吃紧”。
为快速实现员工技术素质与风水电专业施工需求的无缝对接,自今年1月起,电务公司郑州轨道交通一号线风水电项目部就把学校“搬”到了项目部,利用晚饭后的业余时间,对职民工进行施工工艺和规范等知识的培训。为此,项目部专门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项目经理、总工和安质总监为教学管理责任人,建立了学习登记签到制度,并与职工日常工作考核挂钩,与民工考勤挂钩,提高了职民工学习的积极性。
“3月份上了3次课,我的本子都快记满了。大家都抢着来借我的笔记看,我这个本本都快成提‘素’宝典了。”张彦彬边打开笔记本边笑着说。
提“素”夜校的开办,不仅快速提升了职民工的技术素质,而且项目部的施工能力也有了新的提高,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加快了施工进度。一季度,项目部完成产值2736万元,占季度计划的114%。项目部经理钟国宪高兴地说,工地夜校就是施工生产的“加油站”,不但成了项目部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且还为企业发展攒足了后劲。(邢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