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铁路港内,一列满载汽车零件的“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启程,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铁路港枢纽海铁联运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

      西部陆海新通道自启动以来,始终肩负着推动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使命。11月3日上午10时30分,一列满载56个标准集装箱汽车零配件的铁海联运专列从广西柳州铁路港鸣笛启程,驶向钦州港,随后将通过海运发往马来西亚。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货物运输,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柳州—钦州—东盟”线路持续优化升级的生动缩影,标志着我国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间物流体系的深度融合正加速推进。

     此次专列所承载的汽车零配件,主要来自柳州这一中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作为广西制造业的核心城市,柳州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生态链,产品远销海外。今年前10个月,柳州经北部湾港钦州港域的汽车配件铁海联运量已突破8400标箱。通过“铁路+海运”的高效联运模式,柳州制造得以以更快速度、更低损耗、更低成本直达东南亚市场,极大提升了本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本次首发开行的“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凸显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条物流通道,更是一条产业协同与开放合作的发展走廊。随着班列频次加密、航线网络拓展、通关效率提升,越来越多的西部企业依托该通道实现“借港出海”,借助钦州港这一关键出海口,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等地的电子产品、机械装备、农产品得以快速通达新加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市场,形成“向海而兴”的新格局。

      本次首发开行的“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体现了通道服务由“通”向“优”转变的显著趋势。过去,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多承担基础性货运功能;如今,随着运营机制不断完善、数字化调度系统全面接入、多式联运衔接更加顺畅,通道已逐步实现精准化、集约化、智能化运行。从货源组织、班列开行到港口接驳、船舶配载,全流程协同效率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了“一单制”“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国际物流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一条铁路,串联起制造与市场;一片海域,承载着合作与希望。“柳州—钦州—东盟”铁海联运专列的首发开行,将成为西南地区对接东盟市场的标准范式。在国家战略引导与地方实践创新的双重驱动下,西部陆海新通道正以蝶变之势,构筑起一条开放、高效、韧性十足的国际供应链走廊,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李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