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国铁集团弘扬青藏铁路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幕幕攻坚克难的场景,如同穿越雪域高原的列车,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作为铁路救援列车的一名职工,我在感动与敬佩中深受启发,对“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有了更为鲜活、深刻的理解,也对自身肩负的救援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报告会上,建设者们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里战风雪、斗严寒的事迹令人动容。他们面对缺氧、冻土、极端天气等多重考验,用双手铺就了这条“天路”,用脚步丈量了信仰的高度。有列车乘务员在高海拔、低氧、严寒的特殊环境中,以坚守保障出行安全,用贴心服务温暖旅客,用责任扛起“天路”畅通的使命;有火车司机驾驭列车穿越冻土、翻越唐古拉,以精湛技术守护高原运输生命线,用责任与担当践行“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用孤独与坚守保障列车的安全畅通。这让我联想到铁路救援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同样要面对突发险情、恶劣环境、紧急任务的多重考验,我们同样是与时间赛跑、与风险较量。救援现场没有“生命禁区”,但有突发险情、复杂的环境、未知的挑战。事故现场就是我们的“战潮,争分夺秒恢复线路畅通就是我们的“使命”。

“挑战极限”是青藏铁路精神的核心,更是铁路救援工作的常态要求。救援任务从无预设脚本,无论是狂风暴雨中的线路抢通,还是深夜凌晨的应急出动,都需要我们突破生理与心理的极限,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精准作业。作为铁路救援职工,我们必须像青藏铁路建设者那样,把“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融入日常演练,熟练掌握各类救援机具设备的操作技能,不断锤炼“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本领,以“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直面艰险,以“艰苦不怕吃苦”的担当破解难题,在紧急关头扛起守护畅通的重任。

“勇创一流”是青藏铁路精神的底色,报告中先进典型精益求精的匠心,与我们救援工作追求“精准、高效、安全”的要求高度契合,救援现场瞬息万变,哪怕一丝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这就要求我们救援工作不能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要追求精益求精。我们要积极学习先进救援理念与技术,参与技术攻关、优化作业流程,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救援效率和安全系数。同时,要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锤炼“分秒必争”的实战能力,在团队协作上、同心协力、默契配合,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让每一次救援都经得起安全检验。

此次报告会让我深刻认识到,青藏铁路精神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新时代铁路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作为铁路救援职工,我们接过的不仅是救援工具,更是精神火炬。在今后工作中,我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青藏铁路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本职岗位,坚守责任担当,在每一次救援任务中冲锋在前,在日常训练中精益求精,用实际行动传承青藏铁路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救援答卷,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贡献自己的力量。(岳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