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30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进出口运量突破1500万吨、同比增长4.0%,较去年提前11天。其中,中欧班列运量430.35万吨、同比增长20.1%,中欧班列中通道量质齐升,贸易流动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稳定动能。
运量突破的背后,是“主动作为” 与“协同联动” 的双重发力。铁路部门没有固守大宗货物基本盘,而是以 “路政企” 联动拓渠道、做总包,既稳住铁矿石、煤炭运输根基,又吸引 “公转铁” 新货源;中蒙两国铁路通过 “日对话、月会晤” 机制优化车流,95306 “数字口岸” 让边检查验压缩至 20 分钟,单趟班列口岸停留时间跌破 4 小时,昔日的 “边境梗阻” 已成今日的 “通关高速”。这种 “内外兼修” 的治理智慧,让 74 条班列线路得以织就覆盖国内外百城的物流网络,让中通道从单一节点升级为亚欧经贸的 “黄金十字路口”。
更值得关注的是,运量增长已与贸易结构升级形成共振。中欧班列货厢里,新能源汽车、高端设备等附加值产品占比超 40%,彻底告别了早年轻纺产品 “唱主角” 的格局;回程班列占比达 51.7% 的双向流动,更打破 “重去轻回” 的旧局。当内蒙古牛羊肉 24 小时直达欧洲餐桌,德国精密仪器 72 小时送达中国市场,这条钢铁通道已超越物流属性,成为连接 “中国制造” 与 “欧洲品质” 的产业链纽带。
风笛再鸣,铁龙奔涌。二连浩特的钢轨上,承载的不仅是千万吨货物,更是双循环的活力与全球化的希望。这条 “量质齐升” 的中通道,必将在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 的征程上,续写更多跨越山海的合作篇章。(姬晓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