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17时,一列满载3500吨煤炭的货物列车从乌将铁路准东站驶出,开往甘肃省平凉南站,满足当地企业电煤需求。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逐渐下降,企业生产用能、民生供暖需求同步攀升,能源保供迎来关键时期。平凉南站周边聚集着多家工业企业,煤炭作为重要生产原料,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线的稳定运行。3500 吨煤炭的及时送达,如同为企业注入 “强心剂”,既能缓解企业原材料短缺的焦虑,保障生产计划有序推进,避免因能源不足导致的停产损失,更能间接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地方经济发展筑牢 “能源基石”。这种精准对接需求的运输模式,体现了能源保供 “以需为导” 的核心思路,让能源资源真正用在 “刀刃上”。

在能源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以运量大、成本低、稳定性强的特点,成为大宗商品长距离运输的首眩3500 吨煤炭的单次运输量,若依靠公路运输需数百辆货车,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还易受天气、路况影响;而铁路运输则能实现 “一次性、长距离、稳时效” 的运输保障,尤其在秋冬季节天气多变的情况下,更能确保能源运输 “不断档、不延误”。铁路部门精准调度、科学规划线路,在保障旅客运输的同时,优先满足能源等重点物资运输需求,用高效的运输服务诠释了 “人民铁路为人民” 的宗旨,也为其他重点物资运输提供了可借鉴的 “铁路方案”。

列车向西疾驰,能源保障不停步。这趟满载煤炭的货物列车,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运输任务,更是我国能源保供体系高效运转、区域协同发展的缩影。未来,期待铁路部门继续发挥运输优势,进一步打通能源运输 “堵点”、畅通 “断点”,让更多能源资源精准送达需求一线,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提升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姬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