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3时05分,载着340多名旅客的Y26次中老铁路国际旅游列车从昆明站缓缓驶出,一路向南,前往老挝万象。

Y26 次列车的开行,标志着中老铁路 "铁旅融合" 进入精准适配民生需求的新阶段。作为对品质型专列的补充,它以"普惠"为核心重构跨境旅游供给逻辑,通过优化成本控制实现 2300 元起的亲民价格,以全流程适老化改造回应银发群体出行痛点,用全链条贴心服务消解跨境旅行的陌生感。这种产品体系的完善,本质上是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红利,转化为可触摸的民生福祉,彰显了 "共建共享" 发展理念的实践深度。

这列列车的轨迹,更是区域经济活力被深度激活的流动见证。中老铁路串联起的 560 余个景点与 35 处世界遗产,原本是散落的资源珍珠,而普惠型旅游列车则以更低门槛的客流导入,将这些珍珠串成带动沿线发展的 "经济项链"。它所形成的客流虹吸效应,不仅能直接提振沿线旅游服务业,更能推动餐饮、住宿、手工艺品等关联产业升级,促使沿线区域从 "资源禀赋" 向 "发展优势" 转化。这种由交通升级引发的产业联动,正在重构区域经济地理格局,让 "一路通、百业兴" 的愿景在普惠模式下加速落地,为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注入更具包容性的增长动力。

当跨境旅行不再被价格门槛限制,人员流动的频率与广度便得到质的提升。列车上不同语言的交流、不同文化的碰撞,正在潜移默化中深化民心相通的根基。这种基于日常旅行的民间互动,比官方外交更具渗透力,比文化展览更具感染力,让中老两国人民在朝夕相处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同时,其吸引全球 115 个国家和地区旅客的辐射效应,更使中老铁路从双边合作纽带升级为多边交流平台,为区域文明互鉴提供了可持续的流动载体。(赵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