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铁路部门开展针对性营销,提升衢宁铁路运输能力,加速浙江西南山区砂石料外运,取得良好效果。截至10月14日,该地区9月份以来通过铁路运输砂石料29.6万吨,同比增长199.4%。

精准营销是破解运输瓶颈的关键密钥。浙西南山区的松阳、遂昌等地素来盛产优质砂石料,但长期以来受限于 “公转铁” 衔接不畅、运输成本偏高等问题,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铁路部门主动打破 “等货上门” 的传统模式,组建专项营销团队深入产区走访企业,通过对比公路与铁路的成本差异、测算碳排放效益,用 “数据说话” 赢得市场信任。针对企业顾虑,创新推出 “运量互保” 机制与阶梯式优惠政策,形成 “发送量越大,成本优势越明显” 的良性循环,成功推动多家企业转向铁路运输。上海中欣腾远物流的实践颇具代表性,借助铁路运输后企业年节省物流成本超 40 万元,这种 “精准对接 + 政策激励” 的营销模式,让铁路成为山区企业的最优选择。

运力升级为货运增量筑牢硬件支撑。数据跃升的背后,是铁路运输能力的系统性提升。为破解装卸效率瓶颈,铁路部门对松阳、遂昌货场实施功能改造,新增集装箱专用起重设备与2台正面吊,让砂石料装车实现机械化高效作业。这一举措与遂昌货场的升级实践形成呼应。在运输组织上,铁路部门联合金华车务段、杭州机辆段等单位优化调车交路与取送车计划,推行 “一企一策” 定制方案,将 “货车等货” 变为 “货等货车”,用高效协同打通运输全链条。

从衢宁铁路开通五年来运输货的爆发式增长,这条穿山越岭的“钢铁动脉” 始终在破解山区发展难题中扮演关键角色。29.6 万吨的运量背后,是铁路部门主动服务的担当、迭代升级的智慧,更是山区资源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