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午,一列满载冰箱、洗衣机、电视机、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亚班列从天津集装箱中心站驶出,标志着由天津始发经霍尔果斯口岸的中亚班列首次纳入图定线路。
“图定”模式的突破,重构了跨境物流的效率逻辑。与传统 “货等车”的零散运输不同,这趟每周一列的常态化班列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保障”的转变。55 个 40 英尺集装箱提前锁定舱位,10 天直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运输周期精准可控,将货物卸船转场时间从 3 天压缩至 3 小时;霍尔果斯口岸依托智慧监管系统,16 小时即可完成通关查验。这种 “铁路快速通关 + 跨关区联动” 的服务闭环,让企业得以精准规划生产销售周期,正如运营方所言,“稳定的预期本身就是最核心的物流价值”。
班列的开行轨迹,勾勒出区域联动的发展蓝图。作为华北区域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天津此次新增霍尔果斯出境通道,并非简单的线路延伸,而是对 “铁水联运” 优势的深度激活。天津集装箱中心站作为京津冀首个铁水联运枢纽,一边对接天津港的海运网络,承接东北亚、东南亚的货物集结;一边通过陆路通道串联中亚市场,形成 “海铁互补” 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这趟班列的意义,更在于为 “一带一路” 注入新内涵。在新疆双口岸班列通行量突破 10 万列的背景下,天津图定班列的加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向西开放的网络布局。它不仅是货物运输的载体,更是上合组织国家务实合作的纽带:1400 余种货物品类涵盖生产生活全领域,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目的地深度融入产业链分工,这种 “硬联通” 与 “软对接” 的结合,让共建 “一带一路” 从理念转化为看得见的经贸成果。(刘宇坤)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