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1293次中欧班列满载汽车配件和日用百货等货物从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鸣笛启程,驶向俄罗斯。这标志着今年中欧班列中通道通行量突破3000列、较去年提前39天,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已连续3年年内通行中欧班列超3000列。
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物流运输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二连浩特口岸中欧班列通行量的逆势增长,绝非偶然。这背后离不开口岸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 从智能化装卸设备的广泛应用,到通关流程的不断优化,再到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的日益完善,每一项举措都在为中欧班列的高效通行 “保驾护航”。提前 39 天突破 3000 列,数字背后是 “速度” 与 “韧性” 的双重彰显。
作为中欧班列中通道的关键节点,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早已不是简单的“过货关口”,而是成为了推动中外贸易往来、产业联动的重要纽带。班列上满载的汽车配件,将为欧洲汽车产业的生产注入 “中国动能”;车厢里的日用百货,也将走进海外民众的日常生活,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与此同时,中欧班列的常态化、高频次运行,也在带动二连浩特口岸周边仓储、物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口岸为核心的产业集聚效应,为地方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连续 3 年通行超 3000 列,成绩背后是 “通道” 与 “纽带” 的价值升华。
相信在未来,随着 “一带一路” 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口岸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中欧班列中通道必将释放更大潜力,不仅能为中外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更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物流支撑。(姬晓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