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中老铁路的铁轨上,一列载满旅客的列车缓缓驶出昆明站,向着老挝万象的方向前行。这条连接中国与老挝的钢铁大动脉,自开通运营以来,早已不只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成了区域互联互通的纽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用实实在在的改变,走进了沿线民众的生活里。
在这条铁路上,数字的增长背后是无数人的出行故事。累计超6000万人次的旅客发送量,115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搭乘国际列车游万象、逛云南,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一个个家庭的旅行计划、一个个游客的新奇体验、一个个商人的合作契机。为了满足大家的跨境出行需求,铁路部门不断优化方案:国际旅客列车席位增加到420个,每天出入境人数能达1300人次,今年7月还新增了昆明至万象的列车,让“说走就走的跨境旅行”从愿望变成了现实。更贴心的是,“星光・澜湄号”“象往号”等特色旅游列车,专门的购票窗口,还有境外银行卡支付、互联网售票功能的拓展,这些细节让出行变得更便捷,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这条铁路的温度。
旅客出行需求的持续旺盛,印证了中老铁路的吸引力。今年截至10月8日,1548万人次的旅客发送量、近20万人次的跨境旅客,同比都在增长;单月旅客发送量从开通初期的60万人次涨到160万人次,国内段日均客车从8列增至86列,老挝段从4列增至18列。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大家对这条铁路的认可——它安全、便捷,让云南的西双版纳、普洱,老挝的琅勃拉邦、万荣这些旅游名城不再遥远,串起了一条充满魅力的旅游线。
而中老铁路的价值,远不止于“运人”。它带火了沿线的景区、酒店和餐饮,让曾经藏在深闺的旅游资源被更多人看见;它加速了客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让沿线的特产更快走出大山,让合作的机会更容易对接。在云南的某个小镇,因为铁路带来的游客,村民开起了民宿,卖出了手工饰品;在老挝的某个城市,因为铁路的便捷,更多中国企业前来投资,当地民众有了更多工作机会。这条铁路就像一股活水,注入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池塘,让整片区域都焕发出新的生机。
中老铁路的故事还在继续,它用钢铁的硬度承载着合作的温度,用延伸的轨道连接着发展的希望。未来,它必将继续见证更多的互联互通,书写更多关于繁荣与共赢的篇章,成为中老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也成为区域发展的亮丽名片。(张露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