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发运集装箱货物109万标箱,同比增长70.3%,其中9月4日突破100万标箱大关,首次实现年发运量超100万标箱。
长期以来,“不沿边、不靠海”的地理现实,让西部省份在对外开放中常处于“物流远、成本高” 的被动地位。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崛起,以铁海联运的创新模式改写了这一格局,通过铁路与海运的高效衔接,重庆、四川等内陆腹地货物出海时间较东部沿海缩短10天以上,单箱物流成本降低 200 元至 1000 元不等。这种效率与成本的双重突破,让西部从开放“末梢”一跃成为对接东盟的 “前沿阵地”。
如今,这条通道已联通全球 127 个国家和地区的 577 个港口,泰国榴莲72小时直达重庆、老挝啤酒 10 天入川成为常态,而西部的新能源汽车、机电产品也借此快速进入东盟市常9月突破百万标箱的节点,正是西部开放能级跃升的直观证明。它不再是依赖东部港口的 “借道出海”,而是构建起 “自己的出海通道”,为中国对外开放开辟了西向新门户。
这种协同创新更延伸至国际维度。中老泰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四国直达” 班列实现监管规则互认,通道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构建起 “欧洲 — 中国西部 — 东南亚” 的跨洲产业链。当广西钦州港与新加坡港 “天天班” 航线稳定运行,当新疆通过通道与 213 个国家建立贸易往来,这条通道已超越物流线路的属性,成为区域协作与国际合作的 “纽带”。(姬晓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