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9526次列车上开展“七十载自治区风华正茂 一家亲民族情源远流长”活动,当新疆民歌的欢快节奏在T9526/9527次列车的餐车厢中响起,当不同民族的旅客随着麦西来甫的旋律共舞,当辣皮子馕与巴旦木在手中传递——这趟飞驰的列车早已超越交通工具的范畴,成为一幅流动的民族团结画卷,一个浓缩的社会和谐缩影。
铁路长了,距离也就短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以其1960公里的钢轨不仅串联起库尔勒、阿克苏、喀什等18个站点,更将南北疆各族人民的心紧密相连。运行时间从24小时50分钟压缩至21小时52分钟,提升的是效率,缩短的是距离,而车上每日发生的温情故事,则不断延伸着这条铁路的情感长度。正如哈萨克族大姐莎吾列·加列力跨越千里去探望她非血缘的“亲戚”,这趟列车承载的是超越民族的亲情,是新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
窗外发展更迭,窗内“厢”情未改。这趟列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成功打造了一个“流动的共同体空间”。在这里,是维吾尔族乘务员灵动的舞姿成为打破隔阂的桥梁,是馕的温度焐热了旅客之间的距离,是《歌唱祖国》的合唱让每个人的爱国情怀同频共振。列车见证的,不仅是窗外从“石头沙子”到“片片绿色”的生态变迁,更是车内日益浓厚的“一家人”氛围。这种民族互融的互动场景,让民族团结从抽象概念变为可感可触的日常体验。
更重要的是,这条铁路线已成为沿线百姓的“致富路”。旅客阿布都拉·奥斯曼从山东回乡探亲的故事,折射出了新疆人民借助便捷交通融入更大市尝实现个人发展的时代图景,餐服人员艾则麦提·买吐送从昔日乘客变为今日服务者的身份转变,更是铁路带动就业、促进成长的微观体现。
真正的联通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当铁路部门将“民族团结”理念如此自然地融入服务细节、旅途体验时,交通基础设施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在祖国西北广袤的土地上,“民族团结一家亲号”正如一条充满活力的动脉,将团结进步的音符洒向天山南北,为新疆的美好未来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它证明,当铁轨向前延伸时,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民族地区走向更加开放、包容、繁荣的坚定步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