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13时许,玉林站候车室热闹非凡,25名小学生在客运员的引导下整齐列队,有序搭乘K1192次列车前往南京开启研学之旅。
研学旅行,早已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将课堂搬出教室、让知识融入实践的重要教育形式。对于这些小学生而言,南京这座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中山陵的庄严肃穆能让他们直观感受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南京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可带领他们触摸历史的温度,秦淮河的人文风光能让他们在诗词与现实的碰撞中体会文化之美。相比于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述,亲身所见、所闻、所感的体验,更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求知的种子,激发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欲,这种“沉浸式”学习带来的收获,是传统课堂难以替代的。
此次研学之旅的顺利开启,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协同配合。玉林站客运员的主动引导,不仅保障了孩子们的乘车安全,更用细致的服务为孩子们的旅程注入了温暖。从整齐列队到有序乘车,孩子们展现出的良好纪律性,也侧面反映出学校在日常教育中对规则意识、集体观念的培养。这背后,是学校、铁路部门等社会力量对青少年成长的共同关注,正是这种“家校社”协同的合力,为研学旅行的安全、有序开展筑牢了保障,让家长放心,也让教育更有温度。
当下,教育正朝着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发展,研学旅行便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让语文、历史、地理等知识在实践中实现融合,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与创造力;同时,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孩子们能学会沟通协作、分享互助,这些宝贵的品质将成为他们未来成长的重要基石。
玉林站出发的这支研学队伍,是无数青少年走出课堂、拥抱世界的一个缩影。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研学活动走进孩子们的成长历程,让更多孩子在行走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让教育真正成为一嘲知行合一”的美好旅程,助力他们成长为更有学识、更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姬晓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