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今年暑运期间,铁路部门统筹做好安全保障、旅客服务工作,交出一份让民众满意的答卷。

精准调配强保障,织密出行“安全网”。火热的暑运人潮涌动,对运输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铁路部门在三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量身定制暑期运行图,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以充足运力为暑运出行筑牢“压舱石”。并依托铁路12306售票大数据,动态优化开行方案,在热门时段、方向精准加开列车,有效缓解“一票难求”难题;同时,坚守民生温度,持续开行公益性“慢火车”,为边远地区群众保留出行“绿色通道”。铁路部门一系列用心之举,既让暑运出行之路更顺畅,也精准对接了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稳稳串起老百姓心中的“诗和远方”。

激发夏日消费潜能。铁路部门在暑运期间,积极推出旅游观光、红色研学等热门线路,发挥旅游列车品牌效应,让火车向着景点开,将各地美食美景和人文名胜串联起来,为拓宽文旅消费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国铁沈阳局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动态开行银发专列、球迷专列等特色旅游列车。大江南北、人潮涌动,“星光·燕赵号”“齐鲁一号”“天路列车”等一系列特色旅游列车持续开行,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景观呈现出来,让旅客在好山好水中,勾勒出美好生活的幸福画卷,在旅途中享受惬意与温馨。今年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579列,同比增长31%。

数智赋能,铁路部门强化安全保障,守护暑期平安出行之路。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是铁路企业责任所在和持之以恒的追求。为确保暑运质量,保障旅客安全出行,铁路部门多措并举抓好运输安全工作。紧盯天气变化,借助专用巡检无人机、远程视频监控等设备,构建现代化科学化监测体系,以设备监测“千里眼”“顺风耳”,提升隐患识别能力,筑牢铁路安全运输的基石。依托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成果,西安等地火车站采用AI智能判图设备,精准识别危险品,实现安检工作“无事不扰”,提升旅客过检体验。

暑运的圆满收官,离不开铁路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为确保暑运安全,铁路加强线路设备设施的维修检查,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运用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打造专业精干的安保队伍。在烈日炎炎下,铁路职工不畏艰难酷暑,检修线路、维护设备,用汗水筑牢安全防线。同时,针对汛期安全隐患,铁路精心部署、科学指挥,优化运力安排,确保旅客运输安全有序。

火热暑运的背后,折射出流动中国的蓬勃活力,也是“人悦其行”的生动写照。暑运虽已落幕,但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相信,中国铁路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守护好亿万旅客“说走就走”的幸福,让流动的中国愈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