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随着Y459次旅游专列从西宁站缓缓启动,620余名游客开启了一场横跨天山南北的15日深度之旅。这趟串联起喀纳斯湖、那拉提草原、喀什古城等新疆精华景点的列车,不仅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藏集团”)深耕“铁路+文旅”融合的又一力作,更以“适老化”设计、全流程服务等创新实践,为区域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注入新动能。从青藏高原到塔里木盆地,一趟列车的轨迹,映照出中国交通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的时代图景。

Y459次专列的亮点,不仅在于其串联南北疆的“珍珠式”线路设计,更在于对游客需求的精准回应。针对亲子团与老年团占比高的特点,列车采用“夜行日游、人游车停”模式,游客无需换乘即可遍览景区;全列空调卧铺、24小时热水供应、随车医护与导游团队,则让长途旅行变得舒适无忧。这种“一铺到底”的贴心服务,与青藏集团近年来的探索一脉相承:从青藏铁路的供氧车厢到林芝专列的“非遗”活动,从高原列车的防滑地板到新疆专列的民族特色餐饮,铁路部门正将“适老化”“亲子友好”理念融入产品设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青藏集团开行的旅游专列中,老年游客占比超70%,而新疆“坐着火车游新疆”品牌通过“高端-舒适-普惠”三级产品体系,已吸引近6万人次游客。这些数据背后,是铁路从“运力提供者”向“体验创造者”的角色转变。

旅游专列的轰鸣声,正成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Y459次列车途经的伊宁、吐鲁番、喀什等地,既是民族文化富集区,也是乡村振兴重点区域。专列的开通,不仅让“进疆难”成为历史——过去从西宁到喀什需辗转30余小时,如今通过格库铁路等通道压缩至10小时;更带动了沿线民宿、餐饮、文创产业的繁荣。以青海为例,2024年青藏集团开行的22趟进藏专列,直接拉动藏区旅游收入增长18%,牧民家庭旅馆入住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而新疆“金钻列车”通过定制化服务,使高端游客人均消费提升40%,南疆特色林果通过列车带货销量增长35%。铁路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资源-市场-消费”的良性循环。

Y459次专列上,年近花甲的李建设道出了老年游客的心声:“换乘折腾的痛点被一站式解决,终于能安心看风景。”这一细节,揭示了铁路普惠性服务的深层价值。随着老龄化加剧,“银发旅游”市场持续扩容,而青藏集团通过“适老化改造”抢占先机:从配备血压计、防滑垫的硬件升级,到医护随车、慢节奏行程的软件优化,老年游客的出行安全与体验得到双重保障。这种创新不仅释放了“银发经济”潜力——2024年新疆银发专列带动消费超2亿元,更彰显了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让偏远地区的优质资源通过交通动脉触达大众,让不同收入群体共享发展红利。正如新疆“天山号”专列上,牧民手工艺品与上海游客的无人机航拍相遇,城乡鸿沟在车轮声中悄然弥合。

从青藏高原到帕米尔高原,从“世界屋脊”到“西域秘境”,铁路专列的延伸,既是地理空间的跨越,也是发展理念的升华。(广州北车辆段 苏世远)